第269章 朕为尧,谁人为舜?(第3/3页)

不待刘宗周回答,崇祯皇帝又接着道:“正所谓时移世易,数千年时光荏苒,莫非还要守着三代抱残守缺?爱卿亦是饱学之士,对于学问的精通,远非朕能比得过。爱卿必然知晓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道理。如今大明四处烽烟,谁来守卫边关?谁来守护大明子民?若是没有了这些浴血奋战的将士,爱卿上哪儿去读书?莫非也如那元好问一般再劝个蛮夷胡虏为儒学大宗师么?”

崇祯皇帝越说却是越愤怒。

明末的这些读书人,比之元好问之流也他娘的强不到哪儿去,臭鱼对烂虾,统统都是些混账王八。

孔氏北宗上表劝进就不说了,反正这家的都跪习惯了,自从伪元之时就这德性。

可是孙之懈这王八蛋呢?

峨冠博带实亡国之丑陋,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这句屁话就是此人先喊出来的,着实让没穿越前同为山东人的崇祯皇帝为之蒙羞不已。

再对比一番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的江阴,二十多万人死到最后仅剩下五十三人的悲壮。

刘宗周被崇祯皇帝一番话给喷的无颜以对,干脆以袖掩面。

崇祯皇帝却冷哼了声接着道:“王宗光,这个名字没什么特别的,可是朕记得他。北征草原之时,他是一个刚刚入伍几个月的新兵蛋子,第一次杀鞑子的时候吐的一塌糊涂,平时里总是咧着嘴憨笑的一个老实汉子。就是这样儿的一个人,在草原上亲手杀的鞑子便是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披创十余处,因功升总旗。”

王宗光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崇祯皇帝居然还记得自己,闻言心中更是激动不已。

崇祯皇帝却是接着道:“这样儿的汉子在草原之上杀人不眨眼,可是面对你区区三品的顺天府尹却甘愿下跪?王兴的过错仅仅是绞刑?朕告诉你,以后没这等事!他流血护卫大明,朕绝不能让他再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