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该认怂时就得怂(第2/3页)

林伟枫却是抄起桌子上被张和遗忘了一般的小册子,递向了张和,笑道:“千户大人却是落下了什么东西?”

张和笑道:“这东西你拿去烧了罢。锦衣卫若是想要整人,也用不着这些东西。”

林伟枫这才讪笑着将小册子收入怀中,满脸堆笑的将张和等人送了出去。

等送走了张和等人之后,林伟枫才阴沉着脸回到了屋子之中,命下人将管家喊了进来。

林成栋望着阴沉着脸的林伟枫,不知道是什么事儿惹得老爷这般的不开心,便试探着问道:“老爷?”

林伟枫被林成栋的声音从遐思之中惊醒过来之后,便将那本小册子一扔,吩咐道:“将这东西拿去烧了罢。还有,以后家中的私盐生意都尽数停掉,咱们不沾这东西了。”

林成栋小心翼翼的捡起了小册子,却是连看都没有看,反而小心地问道:“老爷,家中盐的生意可是大头,说放就放了?再者说,乡里乡亲的,可还有不少人指着咱们呢?”

林伟枫却是冷笑一声道:“盐的生意虽然是大头,钱也不少,可是钱再多,得有命花才行。”

听到林伟枫这般的说法,林成栋才翻开了那本小册子。

才翻了两页,林成栋就满头大汗的将小册子合上,望着林伟枫问道:“老爷?”

林伟枫冷笑道:“咱们是本家兄弟,如今这般局面,我也不瞒你了。刚才锦衣卫上门的事儿你也不是不知道,这东西就是他们给的。还有,老爷以后就是盐政司两淮转运使了,这等生意,以后大明也不允许有了。有于乡亲们,咱们还另外想法子罢。总不能让乡亲们都没个着落不是。”

听到林伟枫这般说法,林成栋也知道事情已经成了定局,再也没有一丝转圜的余地。

一时之间,兄弟两人倒是破有些坐困愁城的意味。

而离了林府的张和等人回到了千户所之后,张和便将百户陈西诚喊过来后吩咐道:“你带着你自己手下的人,将赵冬明给押解到京师,中途小心一些,路上估计不会多太平。”

陈西诚拱手道:“请大人放心,卑职愿意拿人头担保,这赵冬明必然会活着到京城。”

天底下向来没有不透风的墙,而大明就更是如此了。

在崇祯皇帝即位之前,连大军的行军路线有时候都能通过朝堂上泄露出去,更何况是这种其实关系并不是特别大而且崇祯皇帝还没有特意封锁的消息?

崇祯皇帝这边打算禁止掉所有私盐官盐的消息仅仅在十几天之后就从京城传到了江南之地盐商们的耳朵里。

然而出乎崇祯皇帝意料的,则是江南之地众多盐商们连聚在一起商议一番的心情都没有,一副认打认挨的模样。

在江南一众盐商看来,朝廷不让倒腾盐了就干别的去,大不了就去倒腾大米,或者干些别的行当算了,没必要在盐这个事儿上跟朝廷死磕。

再者说了,就算是自己真个打算起兵跟朝廷死磕,也得能磕得过不是?

最起码,江南的盐商们觉得就算是自己等人手下就算是有再多的亡命徒,哪怕人数再翻上几倍,也敌不过崇祯皇帝手中的军队。

反正自己等人养着的那些亡命徒们虽然敢打敢杀的,但是一没胆子造反,二来也比不过陕西那些饿急眼了造反的人罢?

既然自己这些人没有造反的那个胆子,倒不如老老实实的听朝廷吩咐吩咐算了。

而且根本最大的盐商头子林伟枫家里传出来的消息,自己这些人手中的盐引子都可以按着原价去兑换成银子。

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江南众多盐商们手中的盐引子多少不一,但是毕竟有很多的来路是说不清楚的,或者干脆说白了就是等于没花钱弄到手的。

在这一点上,大家其实都差不多,谁也没干净到哪儿去。

如果说朝廷原价赎回购买盐引的消息是真的,那么这样儿一来,等于是这些盐商每个人都凭空得了许多银子,也算是捞得了一些好处。

两相一对比,一方面是怼不过之后被砍了脑袋,另一方面是能白拿许多银子,自认为不算是傻蛋的江南盐商们不约而同的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老老实实的听吩咐,等兑换完了银子就改行干别的去。

这就让崇祯皇帝提前准备好的一些后手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在崇祯皇帝看来,依着江南盐商们的尿性,不给自己找点儿乐子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说不得会有几个地方举旗造反。

而江南盐商们的反应,则是让崇祯皇帝彻底的认识到自己太高估这些盐商们的胆子了。

此时江南一带的盐商们都在头疼,而离着扬州不算太远的郑芝龙也在头疼。

和盐商们为了银子的事儿或者说以后改换行当的事儿不一样,郑芝龙头疼的是崇祯皇帝的那道捕杀鲸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