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此事必有蹊跷!(第3/3页)

要不然老子凭啥让你们来学习?

只是不等德川家光高兴,崇祯皇帝却又接着道:“凡到我大明之学子,须遵守我大明之律法,违者即以大明律论处,爱卿以为如何?”

其实上都准备着把日本天皇给卖了,劝天皇自称为天王算逑的德川家光更不可能在乎区区一些谴明使了——只要有能好好学习的,回去了对于大和国有用处,死上一些不听说的也没问题。

更何况,能在大明招惹是非的,必然是不用心学习的,这种货色死多少也都不用心疼。

打定主意后,德川家光便接着拜道:“谨遵上国陛下圣谕。”

回到龙椅之上的崇祯皇帝这才命德川家光起身,至于随后的安排,那就是礼部的事儿了,崇祯皇帝表示不关心。

而崇祯皇帝在回到后宫之中,温体仁和礼部尚书孟绍虞,外加国子监祭酒孔繁志便被诏进了宫中。

孔繁志其实很纠结到底应该是个态度来面对当今天子。

身为孔家之人,如今衍圣公一系就此被除了爵,要说不恨是不可能的。

可是崇祯皇帝偏偏又没有说半点儿孔圣人的不好,反而改私祭为公祭,将衍圣公该干的活扔给了礼部来干。

也就是说,该祭孔的一样要祭孔,大成至圣先师的名头也一点儿没有变。

唯一倒了霉的就是南北二宗的那些家伙。

从这一点上来说,孔繁志又对崇祯皇帝感激不尽——自古来群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儒家宣扬的理念。

如今还保留了一分香火,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所以孔繁志便不再想那些有的没的,自己还是留在国子监专心的教书育人算了。

只是无论如何,孔繁志也想不明白今天崇祯皇帝为什么把自己给召进了宫来——国子监祭酒的活计当然不是那么的轻松,可是跟朝堂之上又没有什么关系。

等三人见礼完成之后,崇祯皇帝却是嘿嘿一笑道:“朕今日召三位爱卿进宫,乃是为了那些矮矬子谴明使一事。”

不理论嘴上缺德的崇祯皇帝张口就是矮矬子这般称呼,温体仁突然间想起来貌似之前崇祯皇帝怎么瞧那些矮矬子都不太顺眼,如今却又同意了他们派谴谴明使来大明求学?

此事必有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