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想拥立新君?(第3/3页)

济南府成功的终止掉了崇祯皇帝的任性。

崇祯皇帝是任性,可是黄河则是比他还要任性。

老子就横在这儿,还就是这宽度,有能耐你就飞过去。

崇祯皇帝觉得自己飞不过去,搭桥铺路也他娘的不太现实,还是老老实实的渡河算了。

想想后世的黄河大桥,崇祯皇帝心里又不爽了。

有什么呀,不就是一些桥墩子再加上桥面吗,回头就找工部的麻烦去,大明也得造桥!

尤其是想想后面还有长江,崇祯皇帝就更想弄个长江大桥出来了。

到时候老子连水军都不用,直接就大军一波流,看谁硬气。

上火的崇祯皇帝在慢慢的向着南京进发,而南京方面则是接到了崇祯皇帝将要到来的消息。

这下子麻烦了。

别管皇帝是不是接到了消息要来南京,最后这事儿都不太好办——大家伙儿的屁股上没有谁是干净的。

依着这位爷在京城杀的人头滚滚的行为来看,南京的各位大佬们很可能也要倒霉。

但这倒霉和倒霉不一样。

如果说老老实实的倒着皇帝处置,自己是死定了,甚至于妻儿老小也要跟着倒霉。

但是九族却不会有事儿。

最起码,九十岁以上和七岁以下的人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如果现在就起事造反呢?

先不说现在还没有派人去联络桂王朱常瀛,就算是桂王现在立即同意,能不能怼得过带着三路大军前来“巡幸”的崇祯皇帝?

自宋以后,文人优柔寡断或者说临阵就怂的特性在南京的各位大佬们身上显现无疑,也正好应了崇祯皇帝对于他们的评价:见小利而忘义,做大事而惜身。

崇祯皇帝远在京师之时,这些货们觉得自己只要拥立了桂王朱常瀛,就算是有了一定的资本,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去怼崇祯皇帝。

可是崇祯皇帝带着大军要来“巡幸”的消息刚刚一传过来,南京上上下下打算换一个明君的大佬们就怂了!

而他们的动态,包括这些怂货们一直以来的表现,都被锦衣卫和东厂汇总到了崇祯皇帝的案头之上。

包括哪个大佬哪天见了谁,商量了一些什么事儿,最后的结果都是些什么,这些商量事儿的人都是什么反应。

如此一来,崇祯皇帝就更不着急了,就是慢慢的向着南京晃,老子现在不立即去怼死你们,先他娘的吓死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