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3/3页)

崇祯皇帝到底想要表达些什么?

这是打算法家治国了?还是要把法家捧成显学?

可是实际上,自从大汉朝开始,这天下就是外儒内法,虽然内法基本上是名存实亡。

众人隐隐约约开始暗恨起了荀子——瞅你教的这破学生,净他娘的给老子们找麻烦!

朝堂之上的大臣们暗恨荀子,是因为他的学生韩非子不光指出了八奸,甚至于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一些说法,不管是哪一条,都他娘的是针对于为官之道的。

而学生们头疼,则是因为在八奸之说的后面,已经明确的指出来了解决之道。

那么崇祯皇帝还要让自己这些做答。

答什么?怎么答?

这就是个问题了。

一个不慎,十年寒窗之功可就是一朝丧尽了。

随着时香一点一点的燃尽,时间也就一点一点的流逝。

众多学子的头上开始冒出了冷汗。

这他娘的就是一道明显的送命题。

直接按照韩子之说,严刑峻法,倒是解决了。

可是朝堂上的大臣们也就得罪了个精光——有谁的屁股底下是干净的?

可是东拉西扯,明显也不行。

龙椅上的那位爷既然明确的把问题扔出来了,肯定就不会允许有人瞎写。

往日里灵动的笔墨此时似有千钧之重,挥毫泼墨一蹴而就的感觉此时仿佛跑到了九天云外,脑子里都是空空的。

崇祯皇帝心中却是暗爽不已。

今年老子给你们弄出来韩非子,明年老子就把墨子给你们弄出来。

反正诸子百家的学说有的是,大不了一年换一样,或者两两结合着来,不行再多弄几个往一起掺。

慢慢头疼去吧!

龙椅之上的崇祯皇帝现在完全有任性的资本,只要老子爽了,谁管你们爽不爽。

而更操蛋的事情还在后面。

等到殿试的学子们作答完毕之后,原本想象中的交卷判卷的场面并没有出现。

因为小太监们在收起试卷的时候,顺手又放下了一张空白的白纸。

这下子不光是学子们懵逼,就连朝堂上的大臣们也开始懵逼。

往年没听说还有第二轮的!

崇祯皇帝却是开口道:“现在,朕还有第二个问题要问。诸位都是我大明未来的官员,请试言之,一路上进京赶考之时,都路过了哪些州县,该地之治如何,官员风评如何,百姓所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