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托马斯小火车来了(第2/3页)

无奈之下,几人只得压住了心中的好奇,随着领路的死太监向着试车场所在的位置而去。

等到了试车场,已经等候多时的崇祯皇帝干脆吩咐道:“徐爱卿,命人再将这东西跑上一圈。”

事实证明,能混居朝堂高位的就没有一个是傻子,尤其是阉党里面的高层,就像是薛凤翔一般。

这傻大笨粗的蒸汽机车还没有跑完一圈,薛凤翔的眼睛就已经放光了:“启奏陛下,不知此物为何人所制?当赏!”

崇祯皇帝笑眯眯的道:“此物乃是徐光启徐爱卿与墨家钜子墨烨所制,日夜兼程而不倦。”

薛凤翔点点头,应道:“陛下所言极是,此物若是用于货物转运,必然可以大大的提升运力,胜牛车马车多矣。”

就连郭允厚也跳出来赞同——有了这东西,从南直隶到北直隶,这中间能节省的时间得多少?能多拉动的货物又有多少?

崔呈秀不干了,合计着这么牛逼的军国利器你们两个渣渣要拿来拉货?当牛车使唤?他娘的,你们脑子让驴给踢了吧?

把郭允厚和薛凤翔当二傻子看的崔呈秀躬身道:“启奏陛下,此物应当先用于军中,不论是士卒调动还是物资转运,都要比原来方便的多,不应先用于民间货运之事。”

温体仁身为朝堂大佬,自然不应该先开口说话,当下微眯着眼睛,和崇祯皇帝一起听着崔呈秀和郭允厚还有薛凤翔三个人辩论。

直到三个人都快吵出了火气,眼看着都快要变成全武行了,温体仁才咳了一声,止住了三人的吵闹,躬身对崇祯皇帝道:“启奏陛下,不知此物造价几何?工期多久?”

崇祯皇帝有些遗憾,今天没看成打架的好戏,太他娘的遗憾了。

指了指徐光启,崇祯皇帝才道:“这个事儿,得问徐爱卿,朕也是刚刚知道,这不就把你们给喊过来了么。”

等徐光启大概的说了一下工期一类的问题之后,温体仁才开口道:“启奏陛下,此物用于军中或者是民间,都是极佳的利器。而此物所以受限,不过是这两根铁轨铺设所用的时间罢了。”

崇祯皇帝点点头。

就算是后世,修铁路修高铁那还需要时间呢,更何况大明现在的情况,想要把铁路修遍全大明,到自己驾崩的那天能不能搞定还不知道呢。

温体仁又接着道:“臣以为,陛下既然有意平定建奴,不妨先用于军中。然则毕竟是新生的物事,最好还是择一地先试行之,再推广于天下。”

崇祯皇帝笑眯眯地问道:“温爱卿以何哪里最合适?”

郭允厚此时已经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了。

这还用问么,肯定是山海关啊,军中啊,关老子户部什么事儿啊。

就在郭允厚失望无比的时候,就听温体仁道:“启奏陛下,臣以为由京城至通州最为合适。等到京城至通州的路段试行没有问题之后,可以再向着山海关方向修建。”

郭允厚觉得温体仁这家伙太不地道了,这么玩会玩死人的好不?人生的大起大落真是太他娘的刺激了。

抓住机会的郭允厚赶紧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温大人言之有理,应先于通州至京城试行,然后再向山海关方向修建。”

崔呈秀不干了:“启奏陛下,此等军国之利器,自然先用于军中。由京城至山海关一路修建,同样能起到试行的作用,何必修建京城至通州这么点儿距离的铁路?不过是浪费国库银钱罢了!”

郭允厚大怒:“若是直接修建至山海关一路,中间出了什么问题,你崔大人负责的起么?”

两人争吵之间,徐光启的脸都黑了。

老夫制造出来的东西就这么不靠谱?

徐光启正要开口,崇祯皇帝却突然之间开口道:“朕打算直接修建两条铁路,一条由京城通往南直隶,另一条由京城经通州,通往山海关。”

崇祯皇帝的话一出口,温体仁就先蛋疼无比了:“陛下慎言。此物若要修建起来,所费银钱定然不少。两条一起修建,所费必然更大,而且还涉及到征发民夫,更何况是由京城至南直隶何止千里?臣请陛下慎重考虑。”

崇祯皇帝却笑呵呵的道:“花就花呗,反正钱是不缺的,光是江南的赋税加起来都足够修建个五六条由京城至南直隶的铁路了。更何况,征发民夫,朕也给钱不是?实在不行,还有建奴不是?”

合着您老人家都计划好了,刚才半天就在这儿看戏呢?

温体仁还是反对道:“陛下,就算是赋税足够,可是铁呢?臣刚才看过了,这蒸汽机车也好,还是车厢也好,就连这两条铁轨,可用的都是钢和铁打造的。我大明一年的钢铁产量若是都用于此物,自然是可以的,可是军中还有大量用到钢铁的地方,民间所需更多,又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