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狗皇帝跑路,黄台事回师(第2/3页)

毕竟人家姚启圣自己都说了,凡五人以下命案,不必报我,杀人的兵勇也不必处罚。

当然,后世跪习惯了的脑残们怎么样儿,崇祯皇帝拿他们没有什么办法。

但是现在是在大明,姚启圣居然在沈阳,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出现在了九五至尊的崇祯皇帝面前。

太他妈让人高兴了,甚至于崇祯皇帝连布木布泰和海兰珠没有抓到的事儿都给扔在一边了。

那两个小娘们儿,以后肯定会落在自己手里,撑死了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儿——大明的天灾没有这么多的时候,自己能不再带着双花红棍和马仔们来辽东?

现在还是这姚启圣有意思的多。

然后崇祯皇帝就望向了许显纯:“私通建奴者,该者何罪?”

许显纯回答的很干脆:“建奴者,前建州卫以叛,私通建奴者以私通叛匪论,当诛九族。”

崇祯皇帝很满意许显纯的回答,直接吩咐道:“通知会稽锦衣卫,将姚家九族尽数锁拿,抄家问斩,不必等待秋后。通知内阁,将姚家罪名诏告天下。”

处理完姚启圣的事儿,又匆匆忙忙的把战死的将士们尸首火化了之后,崇祯皇帝就带着自己手下的双花红棍还有马仔们跑路了。

这回来沈阳,收获很大,崇祯皇帝很满意,毕竟对于崇祯皇帝这种皇帝界的平头哥来说,加赋是不可能加赋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加赋。

哪怕是现在就让快递李小哥冲进京城,自己再跑到煤山上吊死也不可能再向着大明的百姓们加一文钱的赋。

但是这么一来,就有个很重要的问题。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在权在钱。

别管是祀还是戎,或者是权,没有了钱的支撑,屁用都顶不上。

比如大明自从自己登基到现在,一直没完没了的各种天灾,换成谁来都得头疼。

没有钱赈济灾情,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就有可能造反。不加赋税就没有钱。

所以别管是谁来坐崇祯皇帝这个位置,该蛋疼的都得蛋疼,就算是把祖龙赢胖子或者老流氓刘邦或者天可汗李二他们弄过来,缺钱的后果也是一样的。

但是上面那几个开国的老大都牛的一逼是为什么?他们当皇帝的时候老天爷就辣么给面子,一点儿的天灾都没有?

反正崇祯皇帝表示不相信。因为随便翻开历史书,这天灾人祸的就从来没少过。

开国时牛逼的原因在于,地多人少——打上一仗就死上一大批人,人少了,地就显得多了,出产的粮食也就够吃了。

而一旦稳定下来,大家伙儿可劲的生孩子又不死人,那可不就是人多显得地少,粮食不够吃了呗。

结果不就是一到王朝末期,各种各校狗屁倒灶的问题就都出来了。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崇祯皇帝很自然的就把目光盯向了大明的周边和海外——都不是自己家的,随便祸害,反正大明的百姓们不会关心皇帝祸害了谁,只要他们能吃饱饭就行了。

现在从建奴这里弄到的金银珠宝,两百多个箱子,一个箱子按照十万两的价值来算,最少都得是两千万两。

更何况里面还有不少是杨七七他们特意弄出来的金子,一箱就得几十万两的价值。

所以这一趟出来,崇祯皇帝最也最少也得捞了两千五百万两以上,就算不到三千万两,其实也差不多了。

而这接近三千万两的银子在大明能产生的实际价值,又远不止三千万两那么简单——百姓们不造反,崇祯皇帝就有的税收,赋税最后会让百姓们得到好处,然后崇祯皇帝就能收到更多的赋税。

总之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至于扔下这么一个伪宫被烧的差不多,临走之时还炸塌了所有城门的沈阳城给黄台吉,崇祯皇帝表示关朕屁事儿?

没错,火是山东响马他们放的,城门是锡伯部的三千铁骑炸的,崇祯皇帝带来的锦衣卫和内厂太监基本上就没干什么事儿好吗?

至于哲哲会不会怀上夏额哲的种,这个事儿就更不用担心了——皇帝说了声不留,内厂太监们自然有的是办法,不用担心夏额哲会因为一个不知道存在还是不存在的孩子倒向建奴。

甚至于夏额哲现在满脑子的就是子曰诗云,跟崇祯皇帝了解过的那个李思摩基本上已经成了同样的一种生物。

狂犬也。

然后这一次杀人放火玩嗨了的响马袍哥老秦人他们则是纷纷表示这种事儿真的好爽吖,要不要多来几次?听说再往南一些就是辽阳了?

要不然咱们再去辽阳逛逛?或者向东,直接去抚顺或者干脆再往东,去萨尔浒溜达一圈然后再向东南去建奴的老巢建州卫溜达一圈?

没错,现在响马袍哥老秦人的胆子就是辣么的大,毕竟跟着扛把子崇祯皇帝来了一回沈阳,大头被崇祯皇帝给捞走了,响马袍哥老秦人还有完颜宏的手下外加夏额哲的手下捞小头也是捞的盆满钵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