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想要彻底内附(第2/3页)

这货不知道是哪根筋不正常了,居然上书给崇祯皇帝要求内附,而且是很彻底的内附——整个琉球都归皇帝陛下了,请派文官前来治理,驻守兵丁士卒。

至于尚丰王自己,倒也不是没有条件,而是那些条件在崇祯皇帝看来简直就是好笑——请大明爸爸允许他到京城居住。

对于这种连条件都算不上的条件,本来还想着啥时候把朝鲜跟琉球一块儿吞到肚子里面的崇祯皇帝迟疑了——尚丰王这货是不是又招惹了什么麻烦要大明爸爸替他解决了?

然而不管是负责保护琉球的九州岛总督施凤来还是南海舰队的郑芝龙还有东海舰队都没有什么情报传过来,这就很诡异了。

就算是郑芝龙一直在玩远洋运输,如果有什么动静,东海舰队也应该报上来了才是。

难道这货是真的想要内附,彻底的融入大明?

以己度人,崇祯皇帝觉得换成自己的话,别说是只做一个闲散的王爷了,就算是给自己一个实权的王爷也是不可能的事儿。

不对,这还是站在自己皇帝的角度想问题了。

可是就算是把自己放到尚丰王的位置上,自己也不可能提出来这种操蛋的要求啊——宁为鸡首莫为牛尾这句话,是个人就知道。

琉球再小,关起门来也是土皇帝,干什么非得跑去别的国家当个闲散王爷?

崇祯皇帝觉得自己理解不了。

不过理解不了没关系,子曾经曰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而且子曾经还曰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所以敏而好学的崇祯皇帝就把温体仁和张惟贤还有已经退于半退休状态的魏忠贤给传到了宫里面,打算不耻下问一番。

有事儿找这三个家伙商量,基本上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对于崇祯皇帝所说的尚丰王要求完全内附,愿意献户籍民册的玩法,温体仁是懵逼的,连玩了一辈子心眼的魏忠贤也觉得有些懵逼。

因为换成自己,也确实不太可能把所有的一切都交出去就为了换个闲散王爷的位置。

但是张惟贤却笑道:“启奏陛下,臣以为琉球尚丰王乃是真心归附,可以应允。”

崇祯皇帝唔了一声,却没有说话,而是示意张惟贤继续说下去。

理了理思路,张惟贤道:“尚氏历代国主,除开国的英祖之外,剩下的历代尚氏皆是亲近中原。自从蒙元南侵东渡,尚氏一度断了与中原的联系,及至太祖高皇帝拨乱反正,复我华夏衣冠之后,尚氏才再一次恢复了朝贡。后来又有倭奴作乱,夺其奄美诸岛,陛下一纸诏书便使得倭国归还了奄美诸岛,尚氏国主想要内附便成了很正常的事儿了。”

正是因为如此,崇祯皇帝才很好奇——前番不是已经下诏要求倭国归还了奄美诸岛给琉球?怎么这家伙现在还是在想着内附?

张惟贤则是一语道破了天机:“琉球国小兵弱,连倭国都抵抗不得,兵微将寡之下,连王世子都要前往倭国去做质子,根本就不足以守宗庙。除了倭国,东海之上还有海盗,还有西夷,而琉球连倭奴都抵抗不得的,枉论西夷了。估计也是因为这个,尚丰王才会一再的要求内附。”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心下有些了然了——这就跟后世的南棒总是要找鹰酱做爸爸,北棒总是要找天朝做爸爸一样,小国的悲哀,就是那么回事儿。

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客气的了,崇祯皇帝开口问道:“朕有意许之,唯恐天下物议。”

这话就说的很不要脸了,唯恐天下物议?谁会议?是大明的百姓还是其他的蕃国?

很明显,大明的百姓是不会关心又有哪个小国要求内附或者皇帝陛下又怼死了哪个小国这种无聊的问题。

他们关心的是自己家的赋税问题,碗里的吃食问题,剩下的都无所谓——毕竟崇祯皇帝向来不祸害自己家的粮食和闺女,怎么看怎么是个明君。

那么剩下的就是其他的蕃国了。

琉球内附,知道的人会理解琉球为什么内附,不知道的人呢?

会不会说是大明以势压人?

会不会说崇祯皇帝的吃相太难看了些?

但是崇祯皇帝是真的想要把琉球收入囊中。

那块地方虽然不大,却是极为关键——永不沉没的航母又没有谁规定只能有一艘,有很多艘也是可以的吧?

魏忠贤则是躬着身子道:“皇爷,要不然奴婢去见一见尚丰王?”

崇祯皇帝则是似笑非笑的望着魏忠贤道:“你去?忠贤呐,朕记得你今年已经六十七岁了吧?”

魏忠贤躬身道:“是,皇爷好记性,奴婢佩服。”

崇祯皇帝道:“这事儿交给你去办,朕放心,但是你已经六十七了,再折腾一趟琉球,这身子骨可就受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