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彻底慌了(第2/3页)

所以干脆,赋这玩意就免了算了?跟税合并到一起,从国库里分出来一部分进内帑?

当然,崇祯皇帝想要这么干的话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整个大明上下也找不出来谁能驳回成命。

但是划多少比例合适?

还有该划多少在教育上面?多少在军费上面?多少在民生上面?这些问题很让人头疼。

然后崇祯皇帝觉得一个合格的皇帝是不应该在这个问题上面纠结的——所以很干脆的就把锅扔给了内阁和八部,还有五军都督府,先让他们自己研究出个章程来。

自己看着不合适可以再改嘛。

崇祯皇帝在京城研究着怎么样儿把这国库内帑跟郭允厚他们一起换个玩法,远在东南的琉球也开始折腾起了自己的玩法。

琉球有多大?

反正在崇祯皇帝看来,估计还没有自己家一个布政使司大,估计大点儿的州都要比琉球大的多。

毕竟琉球不是台湾,台湾应该是大琉球。

现在琉球的地面上,所谓的王宫里派出来的人正在挨家挨户的去拜访那些有名有姓的人物。

比如说乡贤,比如有说功名在身的人物。

当然,说是拜访,其实说成是砸门也行,反正没什么区别。

等砸开了门,见到当家人之后,王宫里派出来的人就直接把尚丰王的要求给提了出来:联络本地百姓,让他们在请求内附成为大明百姓的文书上面签字,十万人一册,不会签字的就按个手印。

等到人数都弄的差不多了,内附这事儿的声势也就造的差不多了,基本上该知道的也就都知道了——比如说被其他国家安插在琉球国内的探子。

探子们知道了,也就等于他们背后的国家也知道了。

大明吞并琉球这事儿就不存在了,而是琉球主动要求内附,人家大明爸爸会不会答应还两说呢。

瞧,这不就把崇祯皇帝和大明朝堂给完美的洗白了么?

所以说民意这玩意就是可以操纵的,舆论这玩意就更可以操纵了,社会学它就不是科学。

琉球人提前几百年就玩起了公投,玩起了脱夷入华的先进玩法,估计要比后世玩公投入欧脱欧的搅屎棍们早了三百多年。

就是知道啥时候会有蛮子再公投入中。

琉球人的玩法传到了各个番国之后,各个番国的国王一瞅,卧槽,居然还能有这种操作?牛逼啊!

然后就各自命令自己的手下心腹们暗中吩咐下去,把百姓们都看紧一点儿。

现在的大明就是世界的中心,是灯塔是希望,是月亮最圆的天堂,那些个百姓们保不齐脑袋一热就会跟着琉球这么玩起来。

自己真要是这么玩,那就是脑袋有病!真当本王病的跟尚丰那家伙似的?他傻,本王可不傻!

但是这事儿跟瓦希德是没什么关系了。

瓦希德原本觉得凭着爪哇的实力和地利,怎么着也不至于面对明军的时候一败涂地。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爪哇的水师在面对南海舰队连半天的时间都没有撑过去,就已经宣告成为了历史。

等到被明军从港口上面开辟出来一块儿地盘之后,事情就变得越发不可收拾。

因为后来面对的根本就不是正规的明军,而是之前被自己欺负了一回的海盗们,还有海盗们找来的同行,或者说是同伙儿。

瓦希德在最开始发现进攻的居然由可怕的明军换成了海盗们的时候,内心是高兴的,是狂喜的。

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些海盗比明军更可怕,更残忍。

明军讲究的是杀人效率,往往杀了人,把自己的作战目标达成之后就会收手,然后等待下一次的进攻命令。

但是海盗们不一样,海盗们杀人从来就不好好杀,能一刀砍死的都会顺手多砍几刀。

砍死人还不算,等到双方的接触退开之后,这些该死的海盗会把自己人的尸体收敛起来,一把火烧了然后装在罐子里。

而爪哇军的尸体,则会被一刀砍掉脑袋,然后这些脑袋就会系在那些海盗们的腰间。

在瓦希德看来,这是虐杀!

海盗们的残忍,对于爪哇军来说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一丝恐慌,然后这一丝的恐慌慢慢的就开始在爪哇军中蔓延开来。

瓦希德悲哀的发现,自己居然没有办法制止住这种恐慌情绪的蔓延,因为自己的心中也开始隐隐约约的开始担惊受怕。

因为谁也不敢保证,下一个被砍掉脑袋的,会不会就是自己。

鲁迅曾经说过,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变态。

失去了失望,甚至于已经开始绝望的瓦希德就开始朝着变态的方向进化了。

整个爪哇但凡是谁提出点儿不同的意见,面临的唯一下场就是死,不光是自己,而是全家上下老小,连在吃奶的奶娃子都不会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