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卷土重来未可知?(第2/3页)

许显纯和曹化化淳一起到了宫中,拜见完了崇祯皇帝之后就静静的等着崇祯皇帝的吩咐。

此时的崇祯皇帝正在用手指慢慢的敲着桌子,内心也在不住的盘算着。

福寿膏这玩意是会上瘾的,如果一直没有断,可能影响还不明显,而一旦断了顿,那种情况在后世的电影上面可是没少表现。

然后崇祯皇帝打算让黄台吉那些混账东西们直接在开战之前断顿——在生死关头又断了福寿膏,相信黄台吉那些家伙们的感觉一定很酸爽。

打定了主意之后,崇祯皇帝开口道:“命杨七七等人做好撤出沈阳的准备,让他们回大明。还有,杨七七这些人的瘾头,必须让他们戒除,实在不行就强制戒除!”

许显纯心中一凛,躬身应是,然后又接着问道:“陛下,可还要做其他的准备?杨七七等人又何时撤出?”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开口道:“杨七七等人,让他们借着这一次进货的机会直接脱身,不用再回去了。至于剩下的事情,你比朕知道的要更多,该注意什么,该准备什么,你自己看着去准备。但是要注意,在发动之前,不要让建奴注意到。”

许显纯顿时就感觉很蛋疼。

崇祯皇帝的要求看着很简单,可是实际上,要想让杨七七等人撤出来,然后还不被建奴察觉到他们是大明这边派过去有意阴他们一把的探子,这其中的难度不可谓不高。

毕竟建奴就算是再怎么傻,也总会有几个基因突变的人会比较聪明,就像是布木布泰那小娘皮一般,许显纯就觉得很棘手。

而且这其中还涉及到一个问题。

眼看着就是崇祯八年的年末了,估计真要是出兵去怼死建奴,怎么着都得在崇祯九年开春的时候,这中间的时间跨度说大不大,说小可也不小。

这样儿一样,杨七七等人撤回的时机就显得很关键了。

撤回的早了,建奴容易发觉;撤回的晚了,杨七七等人在大军围城之下能不能保的住,当真不太好说。

至于牺牲掉杨七七等人,许显纯更是连想都没有想过——这种有大功于国的家伙以后还是要好好使用的,怎么可能因为区区的建奴就牺牲掉?

崇祯皇帝显然不会理会许显纯的纠结,哪怕是明知道他在纠结什么,崇祯皇帝也不会在意。

要是自己都替他考虑好了,还要他许显纯这个锦衣卫都指挥使干什么?

把目光投向了曹化淳之后,崇祯皇帝吩咐道:“向建奴卖的那些个盐、油什么的,跟着福寿膏一起停了吧。以后的重心,偏向于倭奴那边。尤其是那些油,更是要多多的卖给倭奴,最好让倭奴人人都能吃上才好!”

曹化淳躬身应是,心中却是无比的蛋疼——虽然自己已经没有了蛋。

把油盐卖给倭奴没问题,反正这些玩意往哪里卖不是卖,卖给倭奴和建奴基本就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

但是问题在于,这玩意的产量跟不上——棉花才有多少人去种?就算是大明的这些皇庄里面种了不少,实际上的产量也是低的令人发指!

想要卖到倭奴人人都吃的起,再过十年吧!

不过,崇祯皇帝释放出来的信号,让曹化淳心中起了波澜——皇爷这是要对建奴用兵了,东厂在辽东可也有不少探子潜伏各处,该激活的就得激活了?

到时候阴他们锦衣卫一把,抢在锦衣卫前面把消息传给皇爷也是好的!

反正大明的厂卫向来就不是和气一团,互相看着不顺眼的事儿多了去了,连皇爷也是知道的。

至此,崇祯皇帝登基之后就玩的什么五年计划一类的玩意又都被他自己在某种程度上给玩废了。

原本还想着学习后世的天朝一般,什么事儿都先做出个五年规划出来,然后按步就班的一点点儿进步。

结果抽疯的想要怼死建奴的欲望,让崇祯皇帝完全违背了在崇祯六年新规划出来的第二个五年计划。

因为在原本的计划中,彻底怼死建奴应该是在崇祯十年以后的事儿,现在这个时间被任性的崇祯皇帝硬生生的提前了一年多的时间。

不过无所谓,反正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不错,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了也有大部分,突然来上这么一出也不过是一点小小的意外罢了。

反正崇祯八年的九月二十五日都莹惑犯太微了,老天爷都暗示自己该出去怼人了,这才显示出了一副典型的杀破狼天象。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

借着这个好机会怼死建奴,什么莹惑犯太微,什么杀破狼,还不是由得朕来解释?

大明这边大张旗鼓的调兵打算怼自己的消息,黄台吉在年关将近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大明太大,就算是再怎么封锁消息,该得到消息的还是会得到消息,区别只在于早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