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人也不够用(第2/3页)

现在再弄非洲这块地方,就不可能不弄个总督了——就非洲那些黑叔叔们,给他们一人一把AK对射都能半天不死一个人,这战斗力真心没谁了。

估计大明随便拉一个卫所出来都能吊打他们。

虽然对于非洲黑叔叔们战斗力表示呵呵一笑,但是崇祯皇帝对于非洲的太阳却不敢掉以轻心。

毕竟能把黑叔叔们晒到脑子都退化的太阳,威力绝对不可能小到哪儿去。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谣传,毕竟还有非洲留学生在武汉被晒到中暑,可见中国也有地方比非洲还热。

也就是说,太阳再怎么热,也应该不至于把人脑子给晒退化,可能还是人种问题。

但是这么热的太阳把谁扔过去比较合适?

像施凤来这样儿的肯定不行,去了估计就回不来了。

换了其他人,先不说有没有施凤来的能力和手腕,愿意不愿意去还是个问题呢。

虽然说崇祯皇帝一直叫嚣着大明从来就不缺少想当官的人,可是好像也没有几个愿意跑到海外的?

事实上,就崇祯皇帝从锦衣卫那里得到的情报来看,很多官员们连辽东和奴尔干都司都不愿意去,只迫于官职是吏部分配而不得不服从罢了。

实在找不到适合人选的话,施凤来的高徒李岩?那个替自己背了好几回黑锅的李信貌似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反正这家伙现在就是爪哇岛总督,而且把爪哇那里搞的也算是有些起色了,再扔到吕宋或者巴达维亚去试试?要不然干脆把巴达维亚并入爪哇?

反正这两个地方紧挨着,不算太远。

让崇祯皇帝头疼的问题也远不止这些。

非洲那块地盘是妥妥的得捞到自己的碗里来,后边还有美洲大陆那块殷商遗民之地,不找回来可就有点儿对不起老祖宗的意思了。

但是这些事情都可以拖到以后再说,包括非洲那里也不着急,最着急的还是巴达维亚和吕宋这两块地方。

就像是向爪哇和满者伯夷移民的时候就已经很困难了一样,现在想要动员百姓往吕宋和巴达维亚那里移民同样很困难。

甚至于可以说是更困难——能在大明就活的好好的,谁愿意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

更何况,辽东还发小妾呢!

揉了揉额头之后,崇祯皇帝才把王承恩再一次递交回来的奏报给扔到了一边,开口道:“先说说另一件事吧。吕宋已经回到了大明的版图之内,巴达维亚也已经平定,眼下这两处地方皆是荒无人烟,连个百姓都没有,几位爱卿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温体仁悄悄的望了正在揉着额头的崇祯皇帝一眼,心中暗道一声报应来了。

您老人家不是爱民如子么?您老人家当初不是拿着国库和内帑的银子砸也要让百姓们吃饱么?

现在呢?

明显被惯坏了的百姓们有几个愿意跑去吕宋和巴达维亚的?

前面往爪哇和满者伯夷移民,给银子给耕牛都没有愿意去的,现在吕宋和巴达维亚就有人愿意去了?

搞笑呢是不是?

虽然心中暗笑,但是崇祯皇帝的问题也不能不回答。悄然瞥了徐弘基一眼,温体仁干脆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可以在南京军府辖下挑选一些老弱,打散后编制为屯垦卫所迁移到吕宋和巴达维亚。卫所士卒本就有戌边之责,还可以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也更能让大明的百姓们安心,一举数得也。而南军与北军相比,明显更能适应吕宋等地的环境,倒不如优先从南军之中挑选。”

挑了挑眉头之后,朱纯臣也躬身道:“启奏陛下,臣附议。前番迁卫所以实边,迁往辽东和奴尔干都司的大部分皆是北军。而吕宋等地气候与辽东之地大不同,北军去了未必能够适应,理应多迁南军。”

徐弘基闻言也是一阵蛋疼,皮笑肉不笑的道:“温阁老与成国公此言差矣,都是我大明卫所士卒,又何分南北?听说东海舰队在巴达维亚打的就很不错嘛,由此可见,士卒并没有什么南北之别。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也是南方士卒不太适应北方的苦寒天气,而北方士卒却能适应南方的温热天气。”

崇祯皇帝揉了揉眉头:“别吵,挑哪里的屯垦卫所,朕自有定计,尔等还是商量下该怎么让百姓前去才是。”

见崇祯皇帝止住了南北军方互相扯皮的话题之后,徐钰山干脆躬身道:“启奏陛下,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陛下要百姓迁,百姓们迁了便是,更何况陛下还给出了诸多好处?”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和温体仁还有施凤来悄然对视了一眼之后便开口道:“徐爱卿言之有理。既然如此,着南京户部于南直隶、湖广、浙江、福建、江西等地,择家资百万两以上者五户,十万两以上者百户,万两以上者千户,百两以上者万户,普通百姓人家五万户以迁之。哦,对了,家中有读书人的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