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朕有仇,向来不喜欢隔夜!(第2/3页)

郭允厚见崇祯皇帝一脸不以为意的样子,干脆咬牙道:“陛下,这一百九十万五口,仅京城之中的丁口,还没有算上周边诸县诸乡的丁口数量。”

崇祯皇帝这下子是真的蛋疼了——光一个京城里面就统计出了这么些人,剩下的地方呢?

别说是统计整个大明的丁口了,光是统计出北直隶的隐户、逃户出来,估计都能装满新明岛了?

彼其娘之,人不够用的问题又要变成人太多的问题?

还有,这些家伙果然都在想着占朕的便宜!

没有移民实边给土地的好政策之前,这些家伙个个家里小二小二的,生上十个八个都叫小二,现在有了送土地的好政策,连老十老十一都出来了吧!

摇了摇头,崇祯皇帝才把这个看起来有些可笑的想法甩出了脑海。

人确实会多出来不少,甚至于等到这一次的人口普查完成之后会突然发现大明的人口已经向着三亿发展也不奇怪。

人多了,就去打仗,去占领更多的地盘,不就能养活得了了?

反正普查不普查的,人口都是那么些,只是有一部分被加了隐藏属性,自己看不到而已——但是这些人可是实际存在的!

沉吟了半晌后,崇祯皇帝才接着道:“继续造册,不多大明多出来多少丁口,都继续造册,不许遗露。”

郭允厚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道:“陛下,一时之中多出这许多丁口,倘若都要迁移实边,只怕我大明未必有许多地可以?”

崇祯皇帝笑道:“没有就去抢!大明养着数百万的将士是干什么的?不能用他们的刀替大明的百姓来获取更多的土地,朕要他们何用?”

您老人家说的对,你开心就好,惹不起,告辞!

郭允厚选择了老老实实的依着崇祯皇帝的吩咐办事——自己年纪大了,没必要再瞎折腾,老老实实的听皇帝吩咐办事才是正理。

至于皇帝陛下所说的派兵去抢地盘什么的,郭允厚表示自己什么都没有听到。

郭允厚出宫了,崇祯皇帝却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地图。

朕有一句麻卖批想讲!

光一个京城就莫名其妙的多出来五十万人,想必南京城也是一个鸟样,以此类推,到最后每个城市只要多十万人出来,大明就能再多出好几千万的百姓!

再然后,各乡各县再仔细统计一下,自己会不会惊喜的发现多了上亿的人口?

按照一个人分配一百亩地来计算,这些多出来的百姓就需要一百亿亩的土地?

不行,数学老师死的太早,这么大的数字,朕根本就算不出来到底等于多少平方公里……

原本还以为自己地盘挺多,是藩王和百姓不够用的崇祯皇帝突然间就觉得自己的地盘又不够用了。

既然不够用,而且自己刚才也吹过牛逼要去抢,那倒不如好好看看地图,琢磨一下该抢哪块地盘了?

琢磨了半天之后,崇祯皇帝干脆命人把刚刚赶回京城的朱纯臣和随着自己一起回京休整的张之极等人也传进了宫来。

等到朱纯臣等人进殿行礼之后,崇祯皇帝便伸手指了指地图对朱纯臣道:“告诉阿敏和莽古尔泰,吉利吉思、亦力把里和土鲁番,在崇祯十三年以前必须拿到手里。”

朱纯臣有些不解地问道:“陛下?眼下鞑靼尚未彻底平定,原定不是暂时休养生息两年之后再发动攻势?”

崇祯皇帝摆了摆手道:“不等了,北军休息就调南军北上,让他们也见见血,总之,时间不等人。”

朱纯臣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可是出了什么乱子?”

崇祯皇帝回到椅上前坐了下来,然后才开口道:“京城近日里正在大造黄册,成国公是知道的吧?”

朱纯臣躬身道:“臣确实知晓,家中上下也已经登记造册,只是这事儿与提前攻打土鲁番?”

崇祯皇帝道:“光是京城,城里,崇祯十二年的丁口就已经达到了一百九十五万,比天启年间多了七十五万,比上一次大造黄册也多了五十万。”

朱纯臣等人几乎是瞬间就弄明白了崇祯皇帝的意思——人太多,皇帝担心土地不够分的!

琢磨了半天之后,朱纯臣觉得其实这么搞的问题也不算太大。

毕竟只是加快一下干掉那些蛮子的速度,北边这些连年征战的卫所该休整的一样能休整,只是调用南方的卫所士卒北上,问题应该不大。

至于说南军是否能适应北方的环境,或者说能不能抗的过去冬天这种南方少见的气候,朱纯臣倒也不怎么担心。

大明立国之本就是用的南军北逐蒙元入朔漠,再来一次又能有什么大不了的?

就算是南方的卫所比北方糜烂的更厉害一些,就算是南方的卫所不能适应北方的寒冷,那又能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