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下血本坑人?(第2/3页)

因为对于这些锡伯部的骑兵们来说,朱慈燝才是他们实际上的小主人,是他们效忠的第二对象——第一对象肯定是连想都不用想,必须是崇祯皇帝才行。

像现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崇祯皇帝没有明确的下旨表示反对,朱慈燝想要从辽东找完颜宏要一些骑兵过来充当自己的护卫营,然后带着这些骑兵去搞事情,很难么?

至于老二朱慈烺就更坑了。

老二的母亲是大明的国母周皇后,虽然周皇后的娘家不像完颜家那样儿有着一整个部族作为陪嫁,但是人家身份占优势啊。

理论上来说,万一崇祯皇帝哪天突然挂掉了,老二朱慈烺就是理所当然的继承人,除非崇祯皇帝临挂掉之前确定了其他皇子为太子——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朝堂上有的是人反对。

退一步讲,哪怕是崇祯皇帝立了其他皇子为太子,也顺利的将其扶上了皇位,只要朱慈烺不作大死,任何人都必须顾忌到影响,哪怕他犯了天大的罪过也不过是罚酒三杯或者背地里弄死他才行。

而老三朱慈熠的身份同样没低到哪儿去——母亲是宜贵妃,理所当然的第二顺位继承人身份。

在这种情况下,老二和老三这两个混账东西只要随便寻个名头,就能各自拉起来一万余人的兵马,再加上老大从辽东调兵过来,这三个家伙在莫卧儿可供支配的兵力将达到三万余人。

三万余人的兵力放在大明自然算不得什么,光一个五军营就能将之压得死死的,连喘息之机都不会给他们。

然而这三万人放在莫卧儿就完全不一样了。

因为老二和老三的身份在这里摆着,尤其是长公主也在,张世泽那头猪肯定也会跟着跑过去,到时候身为五军都督府大头子的张之极就算是再不愿意,估计会也捏着鼻子认下,然后给他们调拨军火粮草一类的东西。

而朱存机显然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说出来了几个孩子的孝心还有忠敬之心这种屁话来安慰崇祯皇帝。

要不然还能怎么办?

直接告诉崇祯皇帝说你要凉了,你儿子比你还不靠谱,估计他们就是跑到莫卧儿来搞事情,你丫还是想想怎么替他们擦屁股的好?

哪怕朱存机心里就是这么个意思,也不能直截了当的说出来,否则崇祯皇帝的狗脾气一旦发作起来,谁知道他会怎么样?

而崇祯皇帝想的则是另外的事情。

三万余人的兵力放在大明根本就不算什么,放在莫卧儿也差不多。

虽然三万多人的兵力在莫卧儿已经算是一股不小的势力,如果运用得当,甚至于能够跟奥则朗布掰就掰腕子,但是人家莫卧儿毕竟还不是后世那个左手右手那啥那啥的三哥,还是有一定本钱的。

再者说了,这三个熊孩子以前经历过战阵没有?

答案是肯定的。

这三个熊孩子都玩过军棋推演,该怎么行军打仗的理论知识都掌握了。

但是理论知识始终是理论知识,这三个混账东西谁也没有真上过战场,老大老二在蓬莱岛的那一场远征更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在这咱情况下,崇祯皇帝怎么可能不担心?

然而再担心也没有什么鸟用——孩子都跑了,崇祯皇帝除了自己一路上走海路往阿萨姆那边赶,顺便让张世泽走陆路赶往阿萨姆之外,剩下的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沉吟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朕担心的除了这几个孩子的危险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现在莫卧儿内乱刚刚平定下来,其国军伍也算是久经战阵,纵然实力不济,然则其作战意志还有作战手段,这几个孩子却不一定能够应付得了。”

朱聿键突然开口道:“陛下,微臣也有一个问题,想要问问陛下。”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道:“王叔祖请讲?”

朱聿键道:“微臣敢问陛下,为何想着亲征英格兰?”

崇祯皇帝却突然被问住了。

是啊,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远征英格兰呢?因为那些条约?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琢磨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算是回过味来。

跟那些条约自然是有关系,跟圆明园也有关系,但是更多的还是跟自己的性子有关系。

自己就不是个老老实实的性子,没事儿尚且想着搞出些事情来,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可以去英格兰搞事情,自己怎么可能放弃?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自己的儿子自然是有样学样,能有搞事情的机会就绝对不会放过。

沉吟了一番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那英格兰蛮夷不识天数,妄自扣押我大明百姓在先,是可忍,孰不可忍?朕便是想着一定要御驾亲征,替我大明百姓讨回一个公道,顺便宣示诸蛮夷,敢犯我大明百姓者,有如英格兰蛮夷之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