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第2/3页)

崇祯皇帝摆了摆手道:“锦衣卫和西厂会做好这一切。林幻羽和马石吃了这顿杖责,他们不会恨朕,也不敢恨,他们只会把怒火发泄到下面的锦衣卫千户、百户们身上,继而会转嫁到这些商人的头上去。

记着,锦衣卫是手里的刀,东西厂就是眼睛,然而他们也是由人组成的,也会偷懒,时不时的就要敲打一下,更要有手段去治得住他们才行,以妨奴大欺主的局面发生。

想想唐时李家的天子,再看看他们唐时的太监,你就知道该如何用他们了——不要让刀和眼睛产生自己的思想!

一个人的忠心,可能是一世,比如魏忠贤和许显纯这样儿的,也有可能是一时的,比如曹操。

这些人如何去用,是一门大学问,也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这些东西需要靠你慢慢的琢磨,朕能教你的,自然会教你,却也不会一股脑的告诉你。

你要记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朱慈烺再一次深深的向崇祯皇帝拜了下去。

从小耳濡目染之下,朱慈烺的学问和见识不说是当世一等一的好,其实也是要比大部分人强上许多的,对于崇祯所说的这些话,自然也是理解极深。

短短的一席话,几乎是崇祯皇帝当了二十五年皇帝,能够收获天下民心的最精华之所在,如今就这么毫无保留的告诉了自己,朱慈烺心里自然也是清楚的很。

等从地上起来后,朱慈烺忽然间开口道:“父皇,儿臣想去调取天启年间和崇祯年间早期的相关卷宗看一看。”

崇祯皇帝挥了挥手道:“你愿意看,就去看,朕又不曾拦着你。史官那里愿意给你看也就罢了,不愿意给你看,你就来寻朕,朕让方正化将内行厂记录的《崇祯实录》拿给你看。至于你皇伯父天启年间的记载,朕已经看过了,大致相差不远,多少应该能够让你学到一些东西。还有,不要因为史官的拒绝就去为难史官,史家的精神已经不多了,朕希望以后的子子孙孙们能够看到一份真正的历史,而不是皇帝肆意修改美化之后的历史。因为,那样儿的历史根本就是废纸!是耻辱!”

朱慈烺又是一拜,然后才去寻了史官,想要翻看崇祯皇帝的起居注和朝堂会议记录。

不出崇祯皇帝所料,史官理所当然的绝对了朱慈烺的要求,并且摆明车马的告诉了朱慈烺:“这些资料都是等陛下千秋之后整理实录和起居注的资料,太子殿下现在不能拿去看。”

再一次佩服自己父皇的先见之明后,朱慈烺又去寻方正化要来了内行厂记录的《崇祯实录》。

严格来说,内行厂记录的《崇祯实录》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参考价值,哪怕是崇祯皇帝挂掉以后,朝廷要修官版《崇祯实录》的时候,内行厂的这价《实录》也不会被拿来做参考。

然而朱慈烺还是仔细的翻看了内行厂版本的《崇祯实录》。

然而不管朱慈烺怎么翻过来掉过去的看,最终就是从这本《实录》里面看出来两个字,吃人。

这就是一部血淋淋的吃人史,从最开始的建奴欺压大明,到后来的崇祯皇帝带着大批马仔出去杀人放火,总而言之就是吃人。

从夷族,到整个部落的屠光,到屠城,一笔笔记载下来的这些历史让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黑暗的朱慈烺感觉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朱慈烺一直觉得自己跟着崇祯皇帝的身边,见识到的黑暗已经足够多,心性也已经磨练的差不多了,但是对比起崇祯皇帝来,朱慈烺只想说一句,还是自己太年轻了。

朱慈烺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出来,当时的崇祯皇帝年龄比自己还小,是如何狠着心下达那一道道的军令,动辄屠城灭族,又是该抱着什么样儿的心情,派人折腾出福寿膏和毒盐、棉籽油这种断子绝孙的东西,然后大肆的贩卖给蛮子们。

当看到最近的关于欧洲那边所有的计划时,朱慈烺额头上的冷汗已经开始不停的滴落了——实在是太过分了一些,各种阴谋诡计就没有这本《实录》里找不到的,比之什么《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里面记载的那些更为阴狠。

朱慈烺已经开始无比庆幸自己是大明的皇太子了,甚至于,朱慈烺感觉哪怕是个大明的普通百姓也好,最喜欢还能在《实录》里面获得人的待遇。

至于欧洲的蛮子们,整本《实录》里面的全程只用了两个字来记载——蛮子。

除了吃人这两个字之外,朱慈烺在里面学到最多的部分还是该怎么治理一个国家,或者说该如何去争取民心,该如何对待手下的官员们。

将这本细无巨细,记载了崇祯皇帝从登基到现在所有政令及策略的《实录》之后,朱慈烺也陷入了深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