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民心是可以引导的(第2/3页)

崇祯皇帝呵呵笑道:“锦衣卫呢?东厂呢?西厂呢?朕登基之初颁发《永不加赋诏》,为了防止下面这些混账东西们胡来,朕特意将东厂和锦衣卫派了出去,令人到乡间宣读《永不加赋诏》,就是为了防止下面的混账东西们曲解了朕的旨意。当然,还是全靠了那些地主们的衬托啊。朕不加赋甚至不断的免赋,那些地主们再加上一层半层的地租,结果就是百姓们知道朕是个好皇帝,朕爱民如子,他们之所以活不下去不是因为朕,而是因为那些地主们收的租子高了,所以他们的日子才不好过的。可是朕告诉你一个很残酷的事情,那就是那些地主们提高了租子,他们卖粮食的时候被朕收了商税,国库的银子又多了,而百姓却丝毫不觉。所以,如果有必要的话,朕会毫不犹豫的让国库出银子补贴百姓,让他们去种粮食,只要有粮食,民间就能安稳,民间安稳,剩下的一切问题就都不是什么问题。”

朱慈烺的额头上冷汗更甚。

朱慈烺万万没有想到,崇祯皇帝的一举一动里面居然还有这么多的弯弯绕,自从小读书起到现在,所有接触到的,崇祯皇帝爱民如子的形象在这一刻开始扭曲。

将朱慈烺整个人表情尽收眼底的崇祯皇帝呵呵轻笑一声后,开口道:“是不是觉得朕很冷酷无情,肆意玩弄人心?”

朱慈烺躬身道:“儿臣不敢!”

崇祯皇帝屈指弹了弹桌面,笑道:“没有说不是,而是说不敢,就说明你心里确实是这样儿认为的。可是傻小子,朕玩弄人心的结果是什么?是大明的百姓不用再游离失所,是大明的百姓们可以吃饱穿暖,是他们可以远渡重洋去经商,是他们可以在所有人面前挺直腰板。傻小子,这才是朕最终的目的,为了这个目的,朕有什么手段是不敢用的?记住了,民心稳,则江山社稷稳,江山稳,则民生兴旺,所谓国泰民安原本就是一体,国泰自然民安,民安自然国泰,互为表里而已。”

略微一停顿,崇祯皇帝又接着道:“那些刀笔吏也好,读书人也好,不过是为了名与利而已。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只要锦衣卫和东厂就可以解决掉他们,不用着对他们如临大敌,如果杀一个不行那就多杀几个,问题总会解决掉的。”

正所谓装逼一时爽,一直装逼一直爽,崇祯皇帝自然也不介意在儿子面前装逼:“首先你要记住一点,就是民心是可以引导的。当大明需要战争的时候,就引导他们往战争上面去想,这里面有多少手段可以用,你自己慢慢琢磨。当大明不需要战争的时候,就引导百姓往耕种和发家致富上面去想,这里面同样有的是手段可以用。”

崇祯皇帝起身走到朱慈烺的身前,一把拍在了朱慈烺的肩膀上,而朱慈烺也如同所有的儿子在父亲面前一般,稍微矮了矮身子。

崇祯皇帝叹了一声道:“既然身为大明的太子,这些光明的,阴暗的,你就都得知道,也要背负起来这些光明和黑暗。”

再次叹息了一声之后,崇祯皇帝又回到了座位上,拿起一份中极殿送来的奏章递给了朱慈烺:“中极殿那边认为让穆罕默德四世消失更为符合大明的利益,朕想知道你的看法。”

朱慈烺接过奏章翻看过后,躬身道:“回父皇,儿臣也认为让穆罕默德四世消失更为符合大明的利益。从目前的情报可以得知,穆罕默德四世这个人更多的还是偏向于欧洲,更倾向于继续与荷兰人结盟,也就意味着奥斯曼会成为大明的敌人。既然有可能成为大明的敌人,那倒不如让奥斯曼陷入争斗之中,同时扶持奥斯曼里面亲近我大明的人。”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那莫卧儿呢?你认为什么时候才是解决掉莫卧儿的最佳时机?”

朱慈烺沉吟了一会儿之后才开口道:“儿臣以为莫卧儿完全没必要由我大明来亲自解决,完全可以交给奥斯曼来解决,只要我大明从中挑拨一番,完全可以让莫卧儿和奥斯曼陷入战争之中。现在的情况明显是对莫卧儿不利,只要他们跟奥斯曼开战,灭亡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崇祯皇帝这才笑眯眯的点了点头,表示对于朱慈烺的认可。

但是还没等朱慈烺高兴太久,崇祯皇帝接着又抛出来了一个问题:“沙皇俄国呢?波兰人驱狼吞虎,想要引沙皇俄国进入欧洲,这会造成什么样儿的后果?”

朱慈烺顿时有些麻爪了。

毕竟朱慈烺只是大明的太子而不是皇帝,很多情报崇祯皇帝知道,中极殿那边知道,五军都督府和内阁也知道,但是朱慈烺不知道。

崇祯皇帝现在突然抛出来沙皇俄国的问题,朱慈烺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崇祯皇帝却是笑眯眯的道:“回头去五军都督府和锦衣卫调取相关的资料,想一想沙皇俄国进入欧洲之后会给欧洲带来什么样儿的影响,然后再来告诉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