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如何大量创造下一代(第2/3页)

问题是那该死的张之极怕老婆,自己就不怕的?

眼见卢象升还想再说些什么,崇祯皇帝干脆一摆手道:“就这么定了。王承恩,回头命人给各个勋贵们家里传个话,藩王们那边由王叔祖替朕传个话,朝堂上的诸位爱卿就有劳卢爱卿了。”

朱聿键倒是没有多大的感觉,甚至连躺枪的感觉都没有。

藩王嘛,朝政不用操心,打仗不用上阵,最大的责任就是吃喝玩乐顺便创造下一代,跟蛮族女人创造下一代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聊完关于如何大量创造下一代的话题之后,崇祯皇帝很自然的就将话题转向了铁道部跟交通部的破事儿上面。

铁道部跟交通部还有工部这三家互相看着不顺眼,几乎是从铁道部跟交通部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因为铁道部和交通部的大量职权都是从工部分离出去的。

原本一个巨人被拆成了三份,再加上铁道部和交通部从工部手里抢走了大量的劳工份额,保留了主体架构的工部自然心里不爽。

这次三个部再一次冲突的原因还是跟以前一模一样,都是出在了劳工的数量分配上面。

与之前几次冲突不同的是,这一次交通部站在了工部一方。

同样都需要大量的劳工,铁道部偏偏就能多吃多占,大明这两年弄回来的劳工几乎被铁道部弄走了一半,少府那边弄走了一成,剩下的四成才是交通部和工部平分。

一肚子火的交通部和工部上下没胆子将火气对准崇祯皇帝发泄,但是对准铁道部和交通部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反正各部大佬不和,皇帝多半是喜闻乐见的。

崇祯皇帝今天的主要目的就是灭火:“前几次都是铁道部拿到了大头,这一次的劳工到岸之后,铁道部分两成,少府分一成,剩下的七成由交通部和工部平分。”

交通部尚书常开胜顿时不愿意了:“启奏陛下,即便铁道部只分两成,交通部与工部平均七成也不过是三成半,而眼下交通部需要的劳工数量远超铁道部和工部!”

似乎没有看到铁道部尚书洪承畴和工部尚书张应选眼中的怒火,常开胜掰着手指数道:“工部的河道桥梁是需要大量的劳工没错,可是自崇祯三年起就没停下过进度的工部,如今需要劳工的地方少之又少。

而铁道部需要还是需要大量的劳工,但是也不如交通部更为迫切,毕竟那些铁道不能互相通行的地方,全部是交通部修的直道在支撑着。

到目前为止,交通部的施工进度远远落后于原本的计划,主要的问题就是出在了劳工不足上面,以至于很多地方的直道至今还没有开始动工。

这一次的劳工到岸后,交通部无论如何也得分到五成,以便交通部能够尽快将规划中的直道都落实在纸面上。

陛下不是曾经说过么,要想富,先修路,如今路已经开始大修,却受到劳工的制约,这岂不是违背了陛下的初衷?”

原本跟交通部一伙的工部尚书张应选顿时反水了:“如果按照常部堂所言,那我工部岂不是天天的无所事事,白白的浪费钱粮?若果真如此,那铁道部还有你们交通部要用到的跨河大桥,你们自己去修,少来工部这边抱怨!”

洪承畴点了点头道:“现在奴尔干都司北山部至辽东和蒙古的铁路就止有两条,运力大为不足,若是耽误了北征大计,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见这三个大佬吵的厉害,崇祯皇帝忍不住开口道:“现在不是有大量的罗马人在大明么?直接雇佣他们好了,给工钱的那种。”

张应选躬身道:“陛下,非是臣等不愿,而是不可为也。需要用到劳工的地方大多数都是开山挖洞一类的活计,许多人力难至的地方根本就要拿人命去填的,这也是臣等没有征用太多大明百姓的原因之所在。虽然现在有很多罗马人在我大明谋生,可是根据《明罗友好通商条约》,那些罗马人没办法当成劳工来使用。”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跟他们签订契约,死了的话赔偿一定的银两也就是了,凡是银子能解决的问题,还是问题?”

吴甘来的脸都黑了,轻轻的咳了一嗓子后才开口道:“陛下,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国库里面没那么多银子,微臣更不敢开这个口子!”

见崇祯皇帝好奇的望向了自己,吴甘来最终还是耐着性子解释道:“仅崇祯二十五年一年的时间,工部下属的劳工死亡人数在六万左右,交通部大概是八万左右,至于铁道部那边……”

嘿嘿冷笑一声后,吴甘来才接着道:“仅仅铁道部那边死掉的劳工,就在二十万左右,几乎是工部加交通部三倍。而且,这些罗马人既然不能直接拿来当成劳工使用,那就得给他们薪水,少了没人愿意干,多了的话就是一大笔支出。按照每个人每月两贯钱来算,三十万的劳工就是六十万贯,再加上死亡一个所需要给的赔偿,只怕这个数目还要番上好几倍。以死亡一个劳工赔偿二十贯计算,一年死掉三十万劳工就需要支出六百万贯。虽然说六百万贯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