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整个世界替大明帝国买单(第2/3页)

提到懒汉这个词汇的时候,卡克斯顿的脸色变得微妙起来:“他们都被他们的政府抓起来扔到了工地上面,强制他们干活。”

英诺森十世和斐迪南三世对视了一眼之后,才开口道:“就没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吗?”

再一次耸了耸肩,卡克斯顿道:“很抱歉,抗议无效,他们的皇帝拥有着无上的权威,包括对于他们生命的处置权,而他们视之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也就是说,那些懒汉无论愿意不愿意去干活,他们的皇帝都可以强迫他们去干活,而大明帝国的平民会认为他们的皇帝陛下是正确的!简单点儿来说,就是他们的平民拥有着富足的生活,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而他们的皇帝陛下显然超出了世俗间法律可以约束的范围。”

英诺森的心中忍不住咆哮起来——自己才是神灵的代言人好吗?为什么待遇要差的这么多!这不公平!

“那些传教士呢?他们在大明怎么样?”英诺森还是提出了自己最为关心的传教问题。

卡克斯顿道:“他们很好,很尽职尽责也很卖力的传教,而且大明帝国方面并没有任何人阻止他们传教。只不过很遗憾,哪怕是大明帝国的平民,他们的精神上一样很富足,而且他们更习惯于将希望寄托在他们皇帝陛下的身上,而不是寄希望于神灵。所以,虽然那些传教士已经十分努力了,可是却没有什么效果。”

相对于更关心传教问题的英诺森十世,斐迪南三世显然更为关心另外一个问题:“刚才你说他们对于任何人都是平等中带着俯视,那么对于我们神圣罗马帝国的人呢?”

卡克斯顿道:“如果说他们看等其他人都是属于俯视的态度,那么恭喜您,他们对于我们神圣罗马帝国的人是真正的接近于平等,虽然并不能完全平等。我想,这一点跟您睿智英明的决定有关系,在神圣罗马帝国和大明帝国成为姻亲关系之后,他们看身我们的眼神确实跟看其他人的不同。用一个过分一些的说法来形容,就是他们看其他人是属于看野生动物,而看向我们的目光则更多的类似于看向野人——好歹已经是人的范畴了。”

……

斐迪南不知道自己应该悲伤还是应该高兴,沉默了半晌之后才开口道:“原因呢?他们的这种优越感到底从何而来?因为他们战无不胜的帝国吗?”

先是点了点头,接着又摇了摇头之后,卡克斯顿才开口道:“并不全是。

他们的帝国确实战无不胜,他们也确实为此而骄傲。但是更多的,还是在于他们的文化传承,还有他们对世界的认知。

身在欧洲,就算是翻出来最古老的羊皮卷,我们也没办法想象一个文明是如何传承五千年之久,类似于他们的那些古老文明,现在还有谁存在吗?答案是没有。

而且在他们对世界的认知里面,他们居于世界的中心,是得到神灵偏爱的天选之子,其他的都比他们要低一等。

所以他们骄傲,但是他们的文化教育却又能够保证他们不会将这种骄傲变成傲慢,让他们可以礼貌的对待任何一个人。

但是,这种潜藏在骨头和血液里面的骄傲,根本就没办法掩饰,而且他们也不屑于去掩饰。”

又是一阵沉默之后,卡克斯顿才接着道:“当我们的平民还在为了一块黑面包而头疼的时候,他们的平民可以吃上美妙的食物,穿上华美的衣服,然后在一起讨论学问。

当我们的孩子是为了做一个放羊娃还是做一个剃头匠而纠结的时候,他们的孩子必须穿上象征着文明的衣服,坐到宽敞明亮的学堂里面,学习那些优雅的方块字还有各种各样的知识。

唯独有一点不太好的,是这种教育属于强制性的,哪怕他们的孩子根本用不到那些知识,他们也会强迫孩子去学习,而那些平民显然赞同他们皇帝陛下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但是请注意,尊敬的皇帝陛下,这种对孩子的强制教育完全是免费的。

从我所了解到的信息来看,这种强制性的教育完全是由他们的政府和皇帝的私人金库来承担,而他们的平民不需要花费一个银币,可能这也是他们的平民能够接受的一个原因。”

这天已经没办法聊了——无论是斐迪南三世还是英诺森十世心里都清楚,这种情况可以出现在大明帝国,却根本不可能出现在欧洲。

因为大明帝国的教育也好,福利也好,与其说是他们的政府和皇帝私人金库在承担,倒不如说是整个世界在承担。

其他的东西抛开不谈,光是福寿膏一项贸易,会给大明带来多少的税收?承担起教育经费支出,很难么?

如果福寿膏不够的话,那么军火贸易呢?丝绸贸易呢?茶叶贸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