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未必就会亏!(第2/3页)

朱慈熠开始怀疑。

自己是不是传说中的天选之人,就像是汉光武帝刘秀那样儿,想什么就来什么?

军事和教育上面都完全倒向大明,等过上个百十年,这些欧洲蛮子们除了外貌跟大明的百姓们有所区别,剩下的还有什么是不一样的?

轻轻摇了摇脑袋,将欧洲人白皮蓝眼红发搭配儒衫的模样甩出脑海之后,朱慈熠才开口道:“这个没问题,本皇子可以先替父皇答应下来,毕竟传播圣人教化于天下,原本就是大明应尽的责任。”

卡克斯顿已经不知道怎么感谢朱慈熠才好了——要人给人,要书给书,要什么样儿的支持就给什么样儿的支持,三皇子殿下真乃是欧洲人的好朋友!

……

消息很快就传回了大明,而崇祯皇帝的反应也不出朱慈熠的预料。

要人?要书?

要钱要装备都给了,还差人和书这么点儿小事情?不答应他们,自己的良心都会谴责自己!

拉着卢象升和张之极讨论了一会儿之后,崇祯皇帝就拍板答应了下来。

大明的那些书商们都快要哭了,不同于以往被收税时心疼的哭,这一次是笑着哭——为利益而笑,而商税而哭!

书商们苦啊,之前朝廷召集各大豪商们瓜分欧洲的商业利益,书商就是为数不多没有接到请贴的那个。

这个时代也操蛋啊,虽然知识产权和版权问题已经被提出来并且进行了规范,也没有后世那么多的盗版商,可是放着大把的银子却不能赚,剩下的也就只有红着眼睛看那些铁器和丝绸商人们大把大把的搂钱了。

如今终于轮到自己了啊,几百万上千万册的书籍印刷下来,那就是大把大把的银子!

崇祯皇帝却又将目光投向了沙皇俄国那边。

陷入狂欢盛宴之中的不仅仅只是那些商人,也不仅仅是大明朝堂上下,也不仅仅是崇祯皇帝,还有民间的那些百姓们。

尤其是山东、陕西、山西、朵甘思和乌思藏、辽东、奴尔干都司那些地方的百姓。

社会的稳定和生活的富贵,带来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最简单的一点就是饱暖思那啥。

吃饱穿暖之后,人的精力开始进入了富余的状态,多余的精力总是要找个地方宣泄出去,否则最终还是会引起大麻烦,就像后世那些吃得太饱的狗一样。

歪打正着的就是这次对沙皇俄国用兵。

崇祯皇帝和朝堂大佬们想要劳工,民间那些吃饱穿暖,精力无处发泄的家伙们顿时就激动了。

不就是操刀子砍人?谁还不会砍个人了咋的?军训了解一下?

一大批的壮汉和壮小伙子们自备刀马,去官府那里求了路引,乡里之间互相串联之后,就直接奔着北边儿去了。

如果说整个大明还有什么人不太高兴的话,大概就是官府县尉所属的那些官差了。

这些良家子没有一个是让人省心的,一言不合就老拳相向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如果不是官府的威慑还有这些良家子都在克制着,只怕早就闹出了人命官司。

刘震就从自己的老爹刘航手里接过了捕奴的重任,带着一帮子马仔深一脚浅一脚的踩着雪地,向北方而去。

王豪杰的儿子王志远同样也是如此,只是对于北疆动不动就大雪封山的情况大为不满。

恨恨的呸了一声后,王志远才道:“说起来,这时候关里会是个什么样子?应该还没有开始下雪吧?”

刘震道:“别说是关里了,就算是辽东那里都还没有下雪呢,尤其是金州卫那些地方,听说还暖和着呢。整个大明又有几个地方跟这里一个鸟样儿?”

王志远道:“那咱们来干啥?我说等开春了再来,你非得现在来,结果一个蛮子影都没见着,咱们兄弟反而要在这里吃雪!”

刘震忍不住瞪了王志远一眼:“你傻了吧,忘了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啊呸!”恨恨的吐了口痰,王志远道:“咱们起的还不够早是咋的?可是蛮子呢?人家蛮子也得过冬!”

刘震觉得自己跟王志远这种一根筋的人没办法交流:“不是,你想想,这里是哪儿?刚刚过了北山才多远?咱们还在大明境内呢,你上哪儿抓蛮子去?”

王志远更闹心了。

自己这伙人早早的就出发了,可是走了都他娘的快一个月的时间了,还是在大明境内——这大明到底有多大!

刘震懒得再搭理王志远了,招呼一声便带人向着跑去。

大明跟王志远这样儿的人多的是,每天似乎不骂上两句就不痛快——这些人嘴里嫌弃大明这不好那不好,可是却容不得旁人来说。

就像这次一样,听说皇帝陛下和朝堂的大佬们需要劳工,很多人就自己准备好了刀剑马匹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