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因为烈酒引发的欧洲血案(第3/3页)

崇祯三十五年,除了崇祯皇帝的寝陵开始动工修建,崇祯皇帝的便宜亲家斐迪南三世也早早的挂掉了。

只不过,斐迪南三世虽然抽烟喝酒,但是确实是个大好人——在挂掉之前就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传给了老三朱慈熠。

然后神圣罗马帝国就正式改名为晋国。

将神圣罗马帝国改名为晋国之后,朱慈熠就直接学着中原堂口老祖宗们的玩法,开始传檄四方。

除了宣告斐迪南三世已经挂了,现在国家改名为晋,自己荣升为扛把子之外,朱慈熠还打算看看有几个不服的。

朱慈熠选择的第一步就是改土归流——命令各个诸侯国的国主们到罗马城居住,所有土地收归晋国官府所有,然后分配给农民。

很明显,朱慈熠这一招直接就试探出了整个欧洲的态度。

靠近神圣罗马帝国直接管辖区域和靠近巴伐利亚的那些小诸侯国们,都老老实实的听从了朱慈熠的命令,剩下的那些国家则是根本没拿朱慈熠的命令当回事儿。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干就完了!

雄心勃勃的朱慈熠没搞什么合纵连横,也没搞什么远交近攻的手段,而是直接选择了平推,毕竟让一个壮汉去打几十个三岁的孩子,壮汉还要考虑孩子们会不会联合起来?

让崇祯皇帝感觉到头疼的,是斐迪南三世在五十五岁的时候挂掉了。

问题是,自己也已经五十二岁了。

放在后世,五十二岁连退休的年龄都达不到,放在政治圈里更是典型的年轻。

但是放在大明,五十二岁绝对说不上年轻了,子都曾经曰过,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纵然仍是发愤忘食,但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

如果放在皇帝界里面来看,五十二岁更是实打实的高寿了,尤其是皇帝这个职业,不光有随时被人掀下龙椅的风险,还特别累脑子,人也更容易老,毕竟中原堂口的皇帝不像是螨清的那些,动不动就十全老人啥的……

时间这玩意,果然还是不够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