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有必要冒险吗?(第2/3页)

汉军的军礼是站直了身躯,将右手横在胸前,脑袋向下一点。

刘彦所见的冉闵显得意气风发,冉闵也的确是有理由意气风发,濮阳主战场包括其周边可是有接近十五万汉军归冉闵统率。

冉闵接手指挥之后,与石碣赵国的交战互有胜负,濮阳战场那边的汉军少却没有呈现出颓势,周边的汉军则是压着石碣赵军在打,恰恰就是这样才会致使石虎想要寻求停战。

“王上过来之前,我军与石碣在韦城那边刚刚战罢。”冉闵跟在刘彦身侧,介绍道:“双方皆是动用骑兵,咱们吃掉了三百龙腾卫士的具装重骑兵和三千轻骑,敌军步卒亦有八千。”

骑兵交战想要有大战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引得刘彦对韦城那边的交战经过起了好奇心。

说来也没有太复杂的过程,是冉闵设下陷阱引来石碣赵军,再以优势兵力合围吃掉。方法显得常见和简单,执行起来却不容易,那关乎到统帅的大局观和指挥艺术,用的是大战局局部兵力调动产生的兵力优势。

“安石。”冉闵向后面招呼了一声,等待谢安凑近了,才说:“临场作战的是安石,可由安石来细讲经过。”

石碣赵国的龙腾卫士可不是那么好吃掉,刘彦依稀记得当初在泰山郡之战吃掉五百龙腾卫士的时候,己方的损失竟是多于龙腾卫士那边的三倍。

可以在君王面前露脸谢安哪怕是再君子也不会放过,他又是一个极有文化素养的人,讲起来有条有理又不失细节,后面才说:“龙腾卫士确实不好对付,仅是三百龙腾卫士便造成我军近千死伤,后面还是歼灭敌军轻骑后由具装步卒和车弩部队将之消灭。”

韦城之战中出现的石碣赵军可不止三百龙腾卫士、三千轻骑和八千步卒,是八百龙腾卫士和近万轻骑,更有近三万的步卒。汉军吃掉的那一部分是不断局部分割之后,隔离掉其余的石碣赵军,才将之围歼,牵扯到的是战场调度问题,可见谢安对于军事也是拿手。

“主要还是将士用命。”谢安看着不像是在谦虚:“安算不得什么功劳。”

刘彦没有表示什么,是问道:“敌军目前有什么动静?”

与派遣使节前往奉高一样,石虎舍得派出龙腾卫士也是一种信号。大概是石碣赵军的后勤上出了问题,很难再长久对峙,要不然石虎肯定舍不得自己的那些宝贝疙瘩。

冉闵后面的介绍也说明了一点,汉军在濮阳主战场是用劣势兵力与石虎手中的十九万羯人族兵抗衡和拉锯,外围战场则由徐正、谢安和桓温来回穿插扫荡和打击,战场是涵盖濮阳郡周边数百里方圆,等于是石碣赵国的后勤线也在被打击之列。

同样的道理,石虎在外围的部队也是对汉军的后勤线下手,问题是石碣赵军面对的是各要道的众多兵堡以及要塞。再来是……他们并不知道后勤线对于汉军来说并不显得过份必要,原因是汉军的粮秣和军械并不是依赖长途运输。

主战场以劣势兵力,外围战场投放更多的兵力,类似的做法在历史上有过许许多多的例子,成功和失败的都不少,关键点是兵力劣势的主战场军队要足够精锐。

刘彦手头有相关的数据,濮阳主战场交战七个月,汉军的兵力已经下降到六万左右,那是双方长久的来回拉锯造成的战斗损员,作为交换是石虎手头的羯人族兵折损近三万。

汉军在伤亡兑换比上仅仅是做到了略胜零点五。而汉军兵甲器械比羯人族兵更精良,说明石碣能够成为中原霸主并非是运气和偶然,各国各族忌惮羯族也并非是没有原因。

“闵以为,接下来石虎会寻求决战。”冉闵是笃定的表情在说那话,他无比确定地说:“国力上双方已经呈现出明显差距,再拖下去赵军很可能因为后勤原因变得士气低迷乃至于是不战自溃。”

不就是因为这样刘彦才会亲率援军过来的嘛!

拖下去对国力有优势的汉军有利,是随着交战越拖越久越有利,那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石虎尝试寻求和平,哪怕是暂时的和平,出发点就是整合国力,至少是搜刮足够的物资用于战争,无非就是石碣赵国真的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明白这点的汉国没可能让石虎顺心如意。

众人入了东阿城。这是一座随着大军到来已经变成大兵营的城池,与其它城池相同的是显得破败,城内并没有多少平民。

东阿离濮阳主战场接近两百里,刘彦会来到这里主要是位置靠近可以提供舰队航行的河道,陆上交通亦是显得方面。最为主要的原因,必要的时候汉军可以从东阿附近渡过黄河抵达北岸,于后路上切断石虎退路,或是径直采取攻打襄国和邺城。

“也许……天下大势在未来的一年就会呈现大变化。”刘彦入住了东阿城内的一座府邸,估计这座府邸也是东阿相对好的一座。他是等待所有人都入座,才继续说:“我们要争取的就是在一年之内奠定光复整个中原的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