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遗民泪尽胡尘里(第2/3页)

天下局势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变化颇多,先是汉军全线龟缩,使包括石碣赵国在内的列国以为汉国该是要进入一段防御和维稳期,结果是下一刻画风突变,汉军不但突然大股进军汲郡还击溃石宣所部,取得胜利的汉军直接进军魏郡。

从始至终列国就一再对汉国进行错误判断,发生了汉军进入魏郡直逼邺城的事情之后,得知消息的列国霎时傻了眼,万般不信汉国上下会忽视内部的危机,不去解决内部的动荡还要大战。

了解汉国的人应该知道一点,除开青州与徐州……或许还要加上辽东的汉境,汉国对其余疆域的发展可以说是几乎没有,需要确保稳定的是青州、徐州以及辽东辖境,其余地区要做的是保护更多的汉家苗裔,更是要在这一次动荡中形成真正的控制。

大危机往往是拥有大机遇,石虎挑起种族仇杀让原本复杂的局势变得相对简单,不管是石碣赵国境内或是汉国境内,分的是胡人与非胡人,阵营的划分变得清晰之后,汉军的诸多行动基本上就少了很多顾虑。

目前的情况是,汉国境内的各地汉家苗裔只能选择靠拢向汉军,再游离于外不但要被胡人攻击也会面临汉军的清扫,十分有利于汉国对各地形成有效统治。石碣赵国境内的汉家苗裔期盼汉军能够北上,等待汉军真的北上必然会有本地基础,为攻城略地增添更多的助力。

长子县,有了程度的起头组织,再有当地的大豪强加入,他们十分大胆地将自己的武装合为一处之后进攻长子县城,竟然还真的攻下。

攻下长子县城之后,团结起来的豪强将自己的族人搬迁入城,斐燕还力主收拢人手,短短半个月之内他们趁着胡人没有反应过来,不但将自家人迁进城中,甚至是从四野收拢了近一万百姓。

“王师怎么还不来?”程度是站在城关,向外看去能够看到城外零零散散分布着胡人的窝棚之类:“城外已经围了快三万胡人,要他们真的攻城,仅以我们不到三千人很难防住啊!”

整个长子城之内拥有两万多的汉家苗裔,有三千武装的比例其实应很大,是几乎于各个豪强的青壮被武装,还武装了不属于他们家族内的百姓青壮。

其它地方的情势是怎么样,程度等长子县境内的家族首领只能是靠猜测,长子县的情势却是一天比一天糟糕,像他们这种面临危险互相靠拢的群体并不少,可是却无法避免被杀戮或是消灭。

程度等人之所以大胆攻取县城,一来是城内胡人四处出击忽视防御,二来是赌胡人认为安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无非是没有一处坞堡或是城寨能够容纳下他们几个家族。那些名义上团结约定互相支援的各家,因为没有合为一处就是在各自为战中被消灭,有了那么多的前车之鉴,他们怎么也该吸取教训的。

长子县位于漳水支流的浊水之边,西部是发鸠山。它在华夏历史上并是不一个出名的县,可是要提起它南部的长平,那么恐怕就是极度出名了。

上党郡的种族仇杀已经持续近三个月,相当多的汉家苗裔早就惨死于胡人手中,没有死的则是要么团结自保或是躲进深山老林,就程度所知的是不远处的发鸠山就有相当多人进去躲避。

“派人联络看看?”斐燕这个胡汉混血近期开始有点后悔自己的选择,他原以为汉军会很快北上,没想到都过去将近一个月也仅是能看到一些汉国快骑,至于汉军是连影子都看不到。他说:“能够逃进山里的大多是青壮,要是能够整合起来就太好了,起码能够形成里外互保之势。”

程度刚要说什么,却见城外有大批的胡人在靠近,远远看去可以发现不少胡人扛着梯子,显然是要尝试性攻城了?

阵阵的铜锣声在城墙被敲响,青壮们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登上城墙,一些城墙豁口处也是赶紧围上去。

长子县与中原的许多城池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胡人根本就不重视城池,导致城池出现城墙豁口非常常见。程度等这一批人可以拿下城池,恰恰也是因为长子县城的豁口多,不过之前的便利现在却成了要害。

胡人喊着吵杂的声音在推进,作为防御一方的人却是非常安静。

双方都不是什么正规武装,极少拥有铁质兵器,胡人喜欢重兵器之类的东西,汉家这一边则是多手持各种农具。

守城一方的安静出自于不自信,那是一种讶异的寂静,对未来会有什么命运的彷徨。

当胡人足够靠近的时候,稀稀落落的箭矢从防御方的这一边射出,不但是箭矢密集程度不高,看模样也有些软乎乎的样子。

也对,没有多少正儿八经的强弓,长久以来胡人也限制中原的晋人打猎,能凑出一些弓箭已经非常不易,哪能还有更多的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