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哪来那么多悲伤春秋(第2/3页)

索孚问:“末将亲自去看看?”

张冲却是缓缓摇头,说道:“一切该做的已经做了,接下来无非是尽人事听天命。”

在张冲看来,金城俨然已经成为会将整个张氏凉国拉入无底深渊的累赘,想要改变金城会成为拖累才会有今天的出城而战。

出城的张氏凉军,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当然不知道自己的主将已经不要金城这一座坚城,是张冲要让金城陷于敌手,在那之前用一场浩大的拼杀来作为注脚,会死伤多少自己人不是张冲所在意的,张冲唯一在意的是能够给汉军制造多少折损。

大军背后的金城听着很安静,浓雾阻挡了列阵待敌的张氏凉军视线,使他们根本就无法发现城头属于张氏凉国的旗帜已经被撤下,一些一看就是临时制作出来的汉军旌旗却是在飘扬。

此时此刻的易揣是站在城楼瞭望远处的浓雾蒙蒙,耳朵里听到的是交战时产生的动静,脸上的表情却是无比的复杂。

【张太守早就知道某暗中投靠大汉,却是一直没有处理……】易揣当然不会认为那是张冲好心:【该是留下某,为了在某个时刻设下陷阱重创汉军?他却是不知道为了什么,竟然率军出城,将城防轻易交到某的手中。】

易揣其实是已经查看了城内,紧张而又忐忑地想要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一圈排查下来没有发现堆积柴火或是放置火油,亦是没有发现伏兵。

【张太守究竟是被什么刺激到了?】易揣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是真的想要为家族留下善缘,送一场莫大的富贵给予我们?】

世家政治嘛,但凡世家就是作为一个阶级,他们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但没有永远的敌人,能够稍微开启方便之门结些情谊,等于是为自己的家族多留下一条后路。

要是张冲没有布置什么陷阱,易揣等一批人的确是受到了张冲的恩惠,一旦张冲所在的家族发生点什么的时候,于情于理都是该帮把手。

“既然不要固守金城,张太守因何不像我等?”徐志满满都是不解:“大势如此,抵抗不过是螳臂挡车。张太守若是献城……”

易揣内心无比复杂地截断徐志的话:“我们不在乎忠义,还是有人在乎的。”

金城张氏,算起来似乎真的是世代受到西凉幕府张氏的恩惠,从张寔之初的多番照顾,再到张茂和张骏的优渥,使原本只是小豪强的金城张氏成了一郡望族。

楚汉相争的时候出了个一诺千金的季布,更早的先秦时期多的是情谊坚厚的刎颈之交,所谓的刎颈之交还真的能够在对方出事之后,不计代价地进行复仇,报仇之后自刎陪伴老友。

情谊与忠义对有些人便如粪土,可有人却视之为无价珍宝,一饭之恩尚且有人竭力相报,何况是几代人受到优渥?

君不见,南宋神州陆沉,十万纶巾跳崖以成中国最后绝响?受到赵氏四百年养士之恩的读书人以身殉国,可是……他们为什么宁愿跳崖自杀,也不愿意返身与入侵者拼了?死都不怕,究竟是在怕什么!

张冲原先是在看金城的方向,受于雾气阻隔当然是没有看到什么。他重新扭过头来,做出侧耳倾听状。

前方的马蹄声滚滚永不停歇,听动静距离也不是太过遥远,应该是很快就会冲击到摆好的战阵。

崔轩依然还是冲在全军的前端,盾牌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丢没了,那一柄加长斩马刀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折断,手持的家伙变成了一柄稍微短一些的战刀。

“呜呜呜——呜呜——”

有节奏感的号角声的被吹响,被汗水涩得辣眼睛的崔轩,他的面甲之后露出若释重负的表情,下一刻是牵动缰绳,让坐骑向着号角传来的方向驰骋。

骑兵冲锋可不是能够一冲到底,人受得了马的体力却是被消耗得差不多,冲击力不足够的骑兵战斗力不止是降低五成,有机会撤出疲惫骑兵的时候,没有指挥官会让疲惫的骑兵继续冲锋。

号角声是一种信号,也是指引该撤出骑兵往哪撤的“灯塔”,疲惫的那批骑兵撤出,后面会有袍泽接替向前。

崔轩是被累得快要摊在马背上,有体力的不断消耗,更多的是在浓雾环境下被制造出来的不安和紧张感。

天大的实话,上战场拼杀没人真的可以什么都不在乎,要有谁看去不在乎,那绝对是假装的。

士兵每一次上战场,只要还能呼吸就会脑子里有各种想法,害怕与紧张更是少不了,差别就是能不能像个真正的军人那样,压制各种负面情绪,将注意力集中在怎么保命和杀死敌人上面。

崔轩全身一个零件不少地撤到安全区域,刚刚立马就有郡县兵走过来搀扶着下马。他双脚踩在厚实的地面都还感觉有些飘,拉起面甲喘粗气的时候,郡县兵递来了一个装满水的皮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