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不可坐井观天(第2/3页)

再则说了,地图不是不靠谱吗?各国同意汉人过去,完全可以进行相关勘探,制作出正儿八经的地图,也能最大程度了解各国是个什么情况,真要把事情干成了,不说是提供汉军日后的征战目标,于历史上也绝对是一个大事件。

“各国从海上而来,大汉也必将是从海上而去。”吕议美滋滋地说:“如此一来,大汉便有了更多的航线,不再需要自行摸索。”

汉国是一个进攻型的国家,刘彦想要的“征服无止境”至少是被中枢大臣所理解并认可,他们经过一再的研究已经明白一点,哪怕是汉国重新控制西域,从陆地一再向西扩张也不会容易到哪去,西域本身就充满了戈壁和荒漠,西边更远的地方却是有着一大片的沙漠,经由这一次入侵笈多王朝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从海上进行进攻远要比从陆路更加方便。

汉国对南海的探索已经有五年,还不敢说完全搞明白南海的海域,甚至是吕宋以南的群岛都还没有探勘完毕。对马六甲的探勘仅是一年,要不是有进军阿三地盘抢劫的军事行动,实际上也不会那么快进入阿三洋,该是最大程度的摸索之后才展开行动。

航海的容错率比陆地要低得多,就是到了现在都还有船只会迷航在南海,尤其是进入到后世的苏禄海的海域之后,迷航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导致汉人对该海域的探索十分缓慢,刘彦意料中会很快找到后世澳大利亚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

“王上。”吕议能够看得出刘彦非常高兴,却是不明白为了什么。他还有其它事情汇报:“罗马来使近期不断结交大汉官员,向官员述说罗马的历史。”

奥卢斯·赛克斯图斯·西塞罗很忧虑汉国与波斯萨珊越走越近,为了让汉国多多了解罗马,不断自己频繁邀请认识的汉国官员宴会,还要求其余罗马人到处走动宣传罗马。

“按照罗马人所讲,他们的历史追述到中原的商代末期……”吕议显然是有经过了解,谈了一些罗马人自己讲的历史,那些基本是刘彦多少有些印象的事。他将自己所了解的事情说完,忍不住好奇地问:“那个罗马的历史真的有那么长?”

怎么说呢?罗马虽然一直是叫罗马,可罗马也是有自己的朝代更替,比如从议会制走向共和国,又从共和国走向王朝(各大巨头),再来就是从王朝(执政官)进入到帝制(奥古斯都),他们的统治者并不是一直由一个家族延续下来,是经过很多次的变更。

要说罗马的历史,他们的文明是从公元前九世纪兴起,是先历经王政时代才进入共和国时期,也是在共和国时期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有了意大利半岛这个基本盘才开始走向争夺地中海霸权的道路。

“是真的有那么长。”刘彦肯定了这一点,他不希望作为典客(相当于外交部长)的吕议显得无知,讲了一些自己所知道的罗马历史,最后面才说:“任何一个文明都有自己的兴起和衰弱,如诸夏一直延续下来的古文明并不多,能延续并一直有一席之地,便是诸夏、罗马和阿三。”

吕议可不敢问刘彦为什么会知道那么多,听了罗马的“三巨头时代”,也了解了罗马与帕提亚百多年的战争,得知罗马灭掉帕提亚之后立刻走向衰弱不免感叹,对于“军官乱政”也有自己的想法。

刘彦所知道的也就只是一个概括,他对吕议的描述其实是错误的,罗马和帕提亚可不止是打了百年战争,认真算起来是断断续续足足打了将近三百年。

第一次罗马与帕提亚的冲突是发生在公元前一世纪七十年代,罗马这边是庞培为了追击残敌与帕提亚产生冲突,庞培所属的罗马军团与当时弗拉特三世所统治的帕提亚军队在亚美尼亚交战,以罗马取得小胜而暂时停止战事。

第二次是克拉苏的东征,罗马以七个军团(约三点五万人)、四千轻骑兵及四千轻步兵对战帕提亚军至少一万骑兵(包括一千重甲骑兵)。此战是以克拉苏战死,罗马军队被帕提亚军队全歼而结束,克拉苏的脑袋还被帕提亚人灌满黄金以示讥讽。

后面罗马和帕提亚还有着无数次规模大或小的战争,双方其实是互有胜败,以帕提亚取胜的次数多一些。有着明确的文献记载,说明罗马与帕提亚的战争就真的是有将近三百年,要是看世界战争史,罗马与帕提亚的战争只是输给英国和荷兰那一场耗时三百三十五年的战争(长期宣战状态)。

话又说回来,要是将匈奴从先秦就开始入侵中原,再到刘渊灭掉西晋,有个说法是汉人与匈奴的战争持续了五百年之久?

刘彦大概是能猜到那些罗马人为什么要讲自己的历史,无非就是想让汉国明白罗马并不是什么小鱼小虾,相反是要让汉国知道罗马是何等伟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