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血盆大口(第3/3页)

能让堂堂太尉喊“遇城克之”可不是什么小事。

诸夏的战争,但凡是遇到“克城”,那就是攻下之后夷为平地的节奏,过程中绝对少不了几日不封刀的惯例。克城虽然没有屠城那么血腥,可是被克城的人下场也绝对好不到哪去,能活命却少不了成为奴隶的命运。

刘彦还听出另外的意思,龟兹人很富有,既然是克城的话,将城市夷为平地的过程中少不了是要对物资进行甄别,那些财富可不就能理所当然地成为战利品?

说白了,克城就是吹响了合法抢劫的号角,城市里的人不是被杀就是成为胜利者的奴隶,压根就没人能喊冤枉。

徐正敢喊“克城”,那是刘彦给的底气,谁让刘彦一开始就没掩饰什么,去西域既然是为了减少国内的损失,那当然是遇到什么就抢什么,能抢到财物就是财物,掳到人也能卖钱。

对目前的汉国来说,某种程度上掳人才是关键,国家工程极度需要奴隶,民间也发现官方鼓励奴役异族,刘彦为了明确政治理念都恢复了西汉的旧例,也就是那个“奴隶官算”。

所谓的“奴隶官算”是西汉的一个特色,任何有奴隶的人都需要交税。刘彻后面打仗是穷疯了,各种名目的加税之外,可没放过征收奴隶税。

刘彦根据西汉的“奴隶官算”做出改良,明确昭告天下并形成律法,以“汉五算,胡一算”为制度,也就是每一个上税季度,汉人奴隶需要交纳六十钱,异族奴隶却只有十二钱。

既然没办法完全杜绝汉人为奴,那就用税收来增加人们使用汉人为奴的成本,刘彦最多也只能办到这个。他要是完全杜绝汉人为奴,看着似乎挺伟大,可真活不下去又无法找到生计的汉人,难道就饿死?

汉国对笈多王朝是财富、土地和人口都要全部接收,尤其渴望获得足够多的奴隶,西域人口没有阿三多,但蚊子的腿再细也是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