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有点复杂(第2/3页)

东汉来到中原的僧人大多是建筑狂魔,他们最大的理想就是建造一座寺院,然后成为名正言顺的主持,有了布道场就能吸纳信徒传播信仰,可通常是没有那个财力去建造属于自己的寺院,那就只有想方设法弄来钱财,给人设计房子就成了最理想的工作。

来自阿三的僧人,他们在设计建筑的时候,会参考中原本来的特色,再加入一些生长和游历区域的风格。

要是对历史有研究的人会发现一点,诸夏的上古先秦,包括秦帝国和西汉时期是不存在飞檐这一设计,然后飞檐设计到东汉之后突然出现,一开始是一些达官贵人的府邸有类似的设计。再深入的考察一下,会发现飞檐设计全面应用在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六八年)所建造的白马寺身上。

佛教在诸夏的传播旅程很神奇,来自异域又有诸多限制和忌讳的佛教根本在诸夏传播不开,倒不是必需剃光头和不能吃肉等一些方面,甚至都不是不允许犯女色。

实际上一开始佛教可没要求剃光头,荤戒也不是不能吃肉,“荤”所指的是葱、韭、薤、蒜、茴香等有刺激气味的植物蔬菜。

同时一开始佛教也没规定不能犯腥戒,“腥”一般是指血肉,不但能吃肉,杀生也没有被完全禁止,所禁止的是冒犯牛(包括杀),不吃猪肉。

佛教想要在诸夏传播,不能冒犯牛首先就难以被诸夏接受,不驱使牛农耕怎么进行?再来是,一直到西汉时期,包括汉帝国初期以及之前的朝代也没有禁止杀牛,尤其是汉匈大战时期吃的牛最多,是等待失去牛的来源渠道之后才有禁止法令的出现,越是难以获得牛的来源执行越严格,相反是能够获得牛的情况下虽然有法令却睁只眼闭只眼。

就是到现在,佛教也没有剃光头的规定,来自阿三的僧人是留着寸头,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汉人才不会剃寸头。然后,因为汉人对传承香火的执念,佛教在诸夏还没不允许结婚。

会说到佛教,是汉国的宫城有佛教徒参与设计,就是那个来自龟兹的佛图澄。

到目前为止,有高超的建筑设计能力是每一位高僧的必备技能,懂得建筑设计也是他们接近达官贵人的途径之一。

参与宫城设计的不单只有佛图澄,是集中了身在汉国的大多数高僧,原因非常的简单,怎么设计建筑物是一项很严格的学问,既然佛教擅长没道理不让参与。再来就是诸夏这边相关的人才比较匮乏,那是胡虏肆虐之后传承断层带来的结果。

“佛教请求回到阿三大陆?”刘彦对这个还真是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佛教的诞生地就是那边,可他们被印度教驱赶了。”

汉国这边没有明确禁止宗教传播,问题是官府有针对性,总的来说对佛教的压制比较大。佛教的一些有志之士想要改变这一局面,只是他们的努力收获甚微,连参与设计宫城这一个大功劳都没有用,至少是不像为一些统治者服务能换来特权。

当前的佛教可不是后世的佛教,不止是一些宗教规定方面,连带教义也是有着极大的不同。后世的佛教是经过一再的阉割,当前的佛教其实有很大的侵略性。比较明显的就是后世的佛教可不敢鼓动侵略,当前的佛教却是连建议统治者对某个民族执行种族灭绝都敢。

其实佛教不管怎么变,单单劝导人们忍受这一方面就对统治阶层相当有利,他们有这样的教义当然也是为了获取统治阶层的青睐,与变种之后的儒家愚民核心思想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

很关键的问题,刘彦可不希望自己统治的百姓麻木,更不想百姓是什么都不懂的愚民,那样一来排斥佛教,以及不喜欢儒家的一些学派,也就成了理所当然。

身在汉国的佛教人士,他们认为不被接受是胡进的锅,一直没有放弃争取汉国统治者的青睐,短时间内却是不会有什么希望,不得不又另找出路,其中就包括回到他们的发源地。

胡进就是那个建议石虎杀光北方汉人的汉奸,他到底是不是一名真正的佛教徒对谁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就相信他是名真正的有道高僧,干了什么事自然是要被记在佛教的头上。

“他们认为大汉在征服阿三大陆能用得上佛教,他们也万般愿意为大汉服务。”吕议说话的时候是看着桑虞,像是怀疑不快点接刘彦的话,桑虞又该越俎代庖:“那也是请求在长安建一座寺庙被拒绝后的反应。”

汉国不可能有国教,那是继承诸夏古典时代的政策,有了天子,再抬上来一名教宗,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至于后面,一些朝代,尤其是分裂形式下的国家,不少是立了国教,尤其是南北朝阶段,被所立国教搞死的并不少,越到后面诸夏历朝历代对宗教的提防就越高,尤其对邪教更是不留余力进行剿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