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一手丝绸,一手刀剑(第2/3页)

“来自遥远赛里斯国度的天使,罗马欢迎您的到来。”海伦娜的声音非常清脆,她说的是有口音汉语,扭头看了一眼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后面才重新看向王猛,继续说下去:“我将作为这一次会面的翻译。”说着还行了一个怪怪的礼节。

王猛内心里是有些愣神,他要是没有看错的话,海伦娜的那个礼节应该是汉国的宫廷礼?就是双手附在小腹的位置,双腿并立躬身致意。只不过那是宫廷女官的行礼方式,不是民间的礼节,更不是贵族女性的礼节。

“感谢公主阁下。”王猛同样是弯腰躬身回礼:“劳烦公主阁下。”

他的称呼没毛病,现在并不存在公主殿下的称呼,要称呼的话,直接称呼公主才是正确的方式,“殿下”在目前是专门特指拥有宫殿的皇子或王子,他们自称可以是“本殿”,也能自称“本宫”。

而“本宫”可不是皇后、王后或妃子能自称的,同时根本就不存在“臣妾”这个自称,得是有品阶的后宫嫔妃才有自称“臣”,像是皇后和嫔妃对皇帝的自称就是“臣”,绝对不是“妾”,也不可能自称“臣妾”。足够品阶的官员妻子才有资格对皇帝自称“妾”,她们的这个自称并不真是皇帝的妾,其实是一种逼格非常高的礼仪。

只有一种群体才会对诸夏天子自称“臣妾”,那就是诸夏朝贡体系中的各国首脑,他们无论是与诸夏天子交谈,还是上表国书,自称就是“臣妾”,也就有了先汉时期边荒之国争先恐后要为汉家臣妾的旧例,同时有资格自称“臣妾”也仅限于首脑,其余人可没有那个资格。

“臣妾”一词的出处却是来自始皇帝,一统之后的秦帝国之外诸国皆为臣妾,但真正做到这一点却是到了汉宣皇帝刘询(就是刘病已)当政时期,“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大汉之臣妾”就是那么真正的发生了在西汉的已知世界。

王猛称呼海伦娜为公主阁下也是现如今的正统习惯,汉国那边贵女皆有“阁”,出嫁也就叫“出阁”。公主的居处就是阁,正式场合也就称呼全称为“公主阁下”,也就表明除了公主之外在任何正式场合并不能称呼除了公主之外的人为“阁下”。

另外还有一个“翁主”的尊称,不过刘彦并没有姐妹兄弟,同时汉国也没有诸侯王,因此整个汉国其实是没有“翁主”的。

当然了,很多称呼随着时间的发展也就放开了界限,例如上古时期的“公孙”可不是人人能当,得是诸侯王(公爵)的子嗣,不过诸国兼并太频繁,相当多的公爵之国灭亡,偏偏诸夏又有不绝人子嗣的习俗,灭亡了的公爵之国还是有子嗣传承香火,他们一开始并不是以公孙为姓氏,只是表明自己祖上也发达过,后面叫着叫着就成了姓氏。

海伦娜能听懂“公主”,可是并不懂“阁下”是个什么意思。现在的场合也不适合去提问,只当是一种礼节称呼,倒也算是合乎本意。她走下高台站到王猛身边不远处,重新开口说道:“天使是带着战争而来吗?”

“本使一手带着丝绸,一手带着刀剑。”王猛发现海伦十分高挑,竟然与自己差不多。同时他发现海伦娜头发看着也不是纯粹的黑发,甚至眼眸都不是黑色而是碧色,一边观察一边也没有忘记说话:“是递出丝绸,还是手握刀剑,皆由大秦人选择。”

海伦娜皱眉将王猛的话翻译出去,议员们的喧哗声紧随其后,倒是君士坦提乌斯二世还保持着笑容。

“本使初来乍到,感受到了大秦人的热情,感谢来自大秦的隆重欢迎,满心欢喜的时候却是听到了开战宣告。”王猛收起了笑容,不过脸色也不是僵硬或难看,就是一点点的表情都没有,并没有刻意提高说话的声音:“如果彼得大主教能够代表大秦,本使只能理解为大秦选择了刀剑。”

海伦娜等王猛说完本来是要进行翻译,刚要翻译却是看向王猛,用困惑地表情问道:“天使的一些词我听不懂,大秦是什么?”

“大汉与贵国相距万里之遥,凡路途遥远之国,凡当世强国位处于大汉之西……”王猛说得倒也没错,可并没有将真正的内涵说出来,比如不管是命名某国为大夏或是大秦,都是列在必须吞并的名单之中:“皆可曰‘大秦’。”

“那么我可以理解为,被赛里斯国度承认的当世大国,都能称呼‘大秦’?”海伦娜得到王猛的承认就将话给翻译了出去,惹来包括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在内所有罗马人的笑声。她等待高台上的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又说了一些什么,才继续对王猛说:“奥古斯都请问天使,既然贵国承认罗马的强大,为什么会想要爆发战争。您不担忧自己的安全吗?毕竟您现在所站立的土地是罗马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