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最终确认(第2/3页)

那些什么寺,其实就是原来三公九卿中的九卿部门。

隋朝的十二卫大将军,则是杨坚代周时倚重门阀的产物,后面是坑了杨广。

现如今汉帝国的改制,那些寺其实也在,只是被划分给了六部,等于是少了一个过渡环节,使三省六部的制度直接一步到位到了李唐时期。

新制度对于所有人来讲是有得有失,不过相比起没有改制之前的三公九卿制来说,尤其是到了新一轮换届时期,大多数人其实是很能接受这个结果,要不然少不了有些人是会在换届时直接没有官职。

汉帝国的将军府留下了三公九卿时期的很多特色,例如四征、四镇、四平、四抚这些将军官职没有被取消,同时保留了一应的军职,唯一出现差别的无非就是有了定品和增加一个称号将军罢了。

所谓的称号将军,说白了就是杂号将军,空有将军的名号,却是根本没有直属部队,可以理解为荣誉称号什么的。

在这一次改制的分蛋糕中,大体上可以说是一次皆大欢喜的过程,稍微有点杂音是原属东晋小朝廷的一些重臣或新秀,他们总算又能穿上官衣。

要是按照刘彦的真实感情,他对原属东晋小朝廷官员包括在野的大多数人是一点好感都欠奉,一些能干事又想用的人是早就收编,剩下的那些没干掉已经算是仁慈,谁让这些家伙从国家层面和民族大义上来讲就是渣渣!

但是很没有办法的事情,哪怕是刘彦一直在推动识字,可是当前的文盲率依然是百分之九十九点无数个九,总是需要有人来填坑,要不连国家最基础的运作都无法运行。

刘彦曾经一度想对长江以南展开最为血腥的清洗,但是理智战胜的疯狂。他知道那么做是一次文明的清洗,因为不管再怎么不承认,那些渣渣真的是掌握了诸夏文明的精粹,只是没有运用在正确的层面。

要真的是有一个算一个都进行清洗,知识文明程度上的倒退将会异常惊人,说不定还会造成文明断层什么的。

刘彦也没有完全放弃清洗,只是针对的对象变成了穷凶恶极的那一部分,以及跟自己完全尿不到一个壶里的那一群人。

大将军定为一品早已经确认,人选自然是徐正。

保留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的称号,还加上了冠军将军,同为二品。

依然没有任命除了“征”字级别之外的将军,同时征西将军和征南将军为空缺状态。这一级别的将军被定为从二品。

各部中郎将以及行军长史定为正三品,偏将四品,俾将五品,校尉以及各郡都尉为从五品,军侯六品。从军侯以下之后不再对军职定品,一些佐撩之类充任军中六品以下官职。

刘彦不针对军方做出太大的改革,是军队本来就越纯粹和简单越好,花里花俏的官职看着令人眼花缭乱还没半点实际作用,更多的时候是在扯后腿。

其实有那么一件事情刘彦对谁都没有说,他下一次对军队进行改制,基本上是会直接搬出现代的军衔那一套。

冷兵器的军队,延续冷兵器的旧有官职是一件很正确的事情,并不是为了仿古什么的。

事实一再证明现代人不一定比古人聪明!

讲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冷兵器军队会有那样的编制,是一再用血换来的经验,绝对不是拍拍脑袋就算成了。

同理,到了现代又有自己的编制以及官职(军衔),那也是随着社会的不同从经验一再总结出来,并不是一下子制度就改变了。

将人员名单进行最后的确认之后,放下笔的刘彦揉了揉两边的太阳穴。

长期面对文牍的人才会知道那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尤其是要阅读大量的文字,不但阅读却要是真正了解并进行处理,对于心力的耗费是一件远比体力劳动更折磨人的事情。

“王猛。”刘彦呼唤了一声,正在下方对着长案文牍挥笔的王猛停下动作:“将这些公文分别送往丞相府以及太尉署。”

王猛现在没有正式的官职,不过他已经被选为侍中,又再一次干起了相当于秘书的工作。

刘彦可不会找罪受去屈膝跪坐办公,是给自己整了一张桌子以及坐起来舒服的椅子。

桌子上的公文并不杂乱,旁边有崔宗一直在忙着进行归类。

“陛下。”崔宗拿起了皇后送来的奏本,问道:“也发出去吗?”

刘彦冷漠地看了一眼崔宗,疲惫之下真不想开口讲话,却还是开口说:“去告诉皇后,朕知道了。”

崔宗做出了诚惶诚恐的举动,将皇后送来的奏本放在了属于需要归类封藏的位置,然后面对刘彦倒退了几米才转身离开。

虽然是为了刘彦选秀,除非是他对女色有兴趣,要不然从礼法上来讲只做接收人就是了,别说去插手甄选,公布消息的事也是皇后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