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武人之幸(第3/3页)

要是身为军人,却是遇到了一个极度温和根本不想打仗的皇帝,他们就会感到无限的失望以及悲哀。

“恐怕朝中已经吵翻天了。”斗阿不觉得自己是在胡说八道:“那些文官为了争做慎皇子之师,早便是争得头破血流。陛下迟迟没有为慎皇子择师,却是外派前来军中,他们该是如何的捶胸顿足?”

李坛想象了一下,不由自主露出了开怀的笑容,说道:“他们哪里知道陛下的明见万里睿智。”

要说军方一定要挑选出一个最大的敌人,不会是任何一个敌国或异族,绝对是国内的文人。

他们曾经一度亲自下场打压过文人,只是获得的结果并不好,不是被文人反欺负过去,是被刘彦一顿教训的同时进行压制,要不就不会出现轮换制度。

其他朝代文人之所以能够站在武将头上拉屎撒尿,其实并不是文人有多么的厉害,是皇帝选择站到了文人那一边。

明摆着的事情,文人之所以敢无下限地去侮辱武将,不就是皇帝站到了他们这一边吗?要不然的话,以武力定论武将分分钟能将文人打个半身不遂,文人哪怕的胆子去侮辱武将?

像“大怂”那样,欺负孤儿寡母做了皇帝的赵家,他们怕武将有样学样,只能选择无底线压制军方,亲自动手会显得很难看,选择无限放纵文官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了。

刘彦只要还想着一统世界岛,肯定是做不出将军方打压成狗的事情出来。相反是军方自己有向狗演化的驱使,他需要做的就是将军方训练成虎狼。

同时,刘彦也知道不能无限度地让军方骄纵,更不能无底线地去打压文人,那么就只能是采取武六文四的策略。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什么比平衡更加重要,哪怕是有时候必须要做出倾斜,也是绝对不能倾斜得太过份。

汉帝国的军方明显是感受到了刘彦更加钟爱本方,他们的说话声就敢大一些,只是有了好几次说话声太大反而遭罪的事情,真不敢太过骄纵。

“陛下若是让每一位皇子皆到军中历练……”李坛笑得眯起了眼睛,满足地说:“实乃我等武人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