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出乎意料,情理之中(第2/3页)

鉴于乌孙干了那些还算令人看得过去的事情,也是汉帝国暂时没有功夫去进行兼并,乌孙虽然依然是分裂状态,却依然保留着国祚。

当前的乌孙拥有大小首领数十,他们不管对内是什么态度,对于如日中天的汉帝国却是保持着最大的敬意和乖顺。

安西都护府虽然只有一个常备军的编制,半个月之内能够征召并整编起数量不低于三万的汉人辅兵部队,却是长期有一支数量为五千的乌孙骑兵在为安西都护府服务。

这一支为汉帝国服务的乌孙骑兵,他们平时是干一些脏活,诸如前往消灭某地敢于反抗的西域人,被通知前往哪里消灭某一支马贼。

由于汉帝国正处于如日中天的态势,乌孙人对于能为汉帝国服务是一种感到自豪的情绪,非但不觉得东奔西走为汉人干脏活有什么不对,相反还深深觉得骄傲。那是因为其余人想替汉人干脏活还不够资格。

波斯萨珊这一次想要组建反汉轴心,不是没有考虑过拉乌孙一起。他们一番观察下来,得出的结论是乌孙人给汉帝国当狗,不但当得相当的开心,还当狗当出了自豪感,认为接触之下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被乌孙人卖了,也就没有拉乌孙进入反汉轴心联盟。

可以说波斯人的看法很正确,乌孙人要是知道有那么一个反汉轴心,他们可能会内心挣扎那么一下下,然后将波斯人要反汉的消息捅给汉帝国知道。

乌孙是四分五裂的现状,并不是一个整体,力量无法集中的前提下,跟着反汉纯粹就是作死。他们不知道汉人在将来会怎么对待乌孙,那些表现出跟随汉人的那些部族大有越活越滋润的模样,日子还是得过且过为好。

安西都护府的调兵命令被送往乌孙各部,大多数乌孙首领是想都没想就开始集结人马,按照安西都护府制定的路线开拔;少数的乌孙首领会进行一些思考,不是犹豫要不要听从安西都护府的号令,是琢磨着能不能多带一些人马。

按照前几年的经验,乌孙人坚信跟着汉军作战绝对不会失败,他们很享受在战场上获取胜利的感觉,对于战后能够分润一些战利品更是喜欢。

结果嘛,李匡只是要求乌孙各部出兵三万,到后面前往集结的乌孙骑兵却是大大超过三万的数字,达到了六万的规模。就是这六万人马有些不讲究,岁数太小太大的有,女人更是不在少数。

在李匡率军往西面行军的时候,位处喷赤河西岸八十余里之外的一个要塞已经进入到交战状态。

要塞是被修建在一处山体的山巅,山脚到山顶的沿途必然也会有修建工事。

驻守在要塞的汉军将士有五百余人,除了正卒之外,还有一支刚刚运送诸如刀、枪、剑、戟和箭矢的民夫辎重队。

“来得很快!”武周是这一个要塞的最高指挥官,他前面已经下令进行战争准备,就是没预料到敌军的推进速度会那么快,导致辎重队前脚刚到,敌军后一脚就抵达:“敌军只是留下三千左右,其余的敌军绕开了。”

从武周所处的位置向东北方向看去,能够看到几片的黑影正在移动。他有参加过军中的培训,懂得目测数量,看去并不像只有八万敌军规模的样子。

不止是要塞的东北方向有敌军,西面和西南面都能看到敌军,目测敌军的规模绝对超过十五万。

“生狼烟!”武周已经知道事态的严重性:“将敌军的规模通知后方!”

匈尼特才多少人,完好无损的匈尼特都无法组织起一支十五万规模以上的军队,上一次又遭遇那么惨痛的打击,不到一年却组织了十五万以上的大军,这不是开玩笑吗?

他们这一个要塞并不是在西域境内,算起来是在匈尼特的国境之内,只是因为上一次打出了一个三百里以上的缓冲区,匈尼特人撤了个干干净净,倒是汉人和归义胡人大批涌入,安西都护府也就顺势往前修建了一些军事建筑。

“敌军要进攻了!”

山体的倾斜度非常高,山脚只修了一条台阶模式的路通往要塞。

约有三百多的敌军不是向着道路拥挤而上,是散开了大概百米,分散了向山顶的要塞进逼。

倾斜度着实是有些高,人得是手脚并用才能保证向上爬,他们在进攻的第一时间并没有遭遇到要塞汉军的远程武器攻击,是爬了大约三十余米之后,汉军终于有了反应。

“放箭!”

站在要塞这一面城墙之上的汉军弓弩手约有一百二十余人,他们早就挑选好了自己的目标,或是松掉弓弦射出箭矢,或是扣动扳机激发弩箭。

正在向上攀爬的反汉士兵,一刹那至少三十来人中箭,被命中的时候发出闷哼或是惨叫,身体不受控制地向下滚落。另外那些没有被汉军射中的反汉士兵,大多数是趴在地上,只有极少数还在奋力往上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