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帝国皇长子(第2/3页)

一些知道刘慎到军中历练的勋贵,他们当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合情合理合法或是不合情合理合法的事情都干了,为的就是在刘慎的麾下塞进去家族子弟。他们哪怕是没办法与刘慎建立友情,混个脸熟也是极好的事情,要是能够有友情,未来可就……

斗阿一直都很头大,被崔氏开了一个口子之后就完全麻爪了。反正在刘慎的事情上他是多做多错,只要天子那边没有什么反应,他就不去进行干涉。

“殿下也没有反感嘛。”杨锐乐呵呵地说:“那样对大家都好。”

斗阿对此不发表什么意见,不过刘慎那个屯里却有一个叫斗惠的小兵兵,斗惠是斗阿的嫡长子来着。

在不违反军法以及汉律的前提下,手上有权的人才不会真的大公无私。不过封建社会利用职权干一些便利的事情是常态,真不去那么干不但会被视为傻子,没落个众叛亲离就算是好下场。

说白了,大家伙拼死拼活是为了什么,是有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的情操,但总要有获得回报,只有奉献而没有回报只会出现在极为个别的时候,大多数人努力就是为了权益和权力。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大军丝毫不拖沓地开拔了。

刘慎其实清楚自己的身份已经在一定范围内暴露,对于自己所领导的屯里面没有半个“普通人”基本没什么想法。

所谓的一定范围内暴露,是够身份知道人已经知道,知道的人也不会大嘴巴满世界嚷嚷,导致真正意义上的普通人并不知情。

刘慎出生之前,刘彦就已经打下“半壁江山”并借称王,导致刘慎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一名王子,并没有太过平凡的生长环境。

人从什么样的环境成长起来,接触到的一切就注定了他的起点。

事实上刘慎从小到大接触的人,要么就是宫女、女官,要么就是高官或勋贵子弟,只有在外出玩耍的时候才偶尔能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普通人。

鉴于刘慎的身份使然,便是有真正意义上的普通人与他接触,不知道刘慎身份之前和知道了身份之后,必然会是两种态度,导致刘慎的接触面真不是那么广,甚至可以说是生长在一个被呵护和讨好的环境之中。

在那种环境下长大的刘慎肯定不懂什么叫民间疾苦,能够有一个谦和的性格,知晓不能作践百姓,其实已经算是皇室的教育成功了。

更多生长在那种环境的人,性格乖张或是太过以自我为中心才会是主流,先秦的赵氏赢姓早就发现这一点,后面的先汉老刘家也察觉到了,才会有先秦动辄放逐公室继承者,先汉老刘家的天子不断鼓励太子考核人选外出游玩和找人怼,那样的教育方式。

如果说刘彦不知道刘慎这一边发生了什么,那是属于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刘彦就算是知道刘慎的情况,大多时候也只能是摇摇头苦笑,事事干涉不但不附合为父之道,更不是一名天子该有的气度,只有让刘慎自己去选择和改变。

“屯长。”徐光满脸乐呵地说:“这一次咱们肯定是能参加大战的吧?”

“军中已经传开了,那些王八蛋竟然敢组建……什么来着?”纪海苦恼地想了想终于记起来:“反汉轴心。他们是活腻歪了!”

徐光是徐正的嫡长子,今年二十四岁,原先是在虎贲军当一名军侯,现在却是刘慎麾下的一名队率。

按照冉闵知道后的评价,原话是:肃孝平时看着是一个很正经的人,没想要不要脸起来没半点下限。

好好的一个军侯不当,跑去降格成为一名队率,一切只因为屯长是帝国的皇长子。而这名皇长子几乎没跑,会是帝国的太子。

徐正那么干其实就是在下注,明确向所有人表态看好刘慎。

纪海是纪昌最小的儿子,今年十七岁。他之前并不是在军队,是考核成为地方文职,被纪昌合情合理合法地丢到北海(贝加尔湖)去当一地的户曹,去年却是接到命令专职为军人,并且被安排到了刘慎麾下成了士卒。

要是看一众人,真的能够找到与汉帝国那些显赫高官或是显爵长相相似的人,一个个的老子不是什么将军,就是尚书,最差的长辈也有着不低于大上造的爵位。

这群“二代”们虽然会讲话,却是不敢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正骑跨在马背上老老实实地行军。

刘慎平时就没少和其中的一些人接触,便是没有经常接触的人也都能叫得出名字,互相之间都不是那么陌生。

另外那些来自崔氏的人,刘慎就知道其中有十六个属于自己血缘亲近的表哥,剩下的也都是沾亲带故就是血缘关系远了一些。

皇城侍卫就更不用说了,其中的十个人就是从小护卫刘慎到现在,剩下的四十来个人则是从数万禁卫军中精挑细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