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 将与帅(第2/3页)

白起统率兵马最多的时候是达到四十万,或许还要少于这个数字?

韩信对同样是秦将的王翦评价却要高出许多,不单单是因为王翦最高统兵数字达到六十万,还因为王翦能够在广袤的地域去调动那六十万的军队。

不是将六十万兵力摆在那边,不去进行调动,只是守住营盘,有这种能力的人其实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帅了。

韩信对李牧的评价也要远高于白起。

原因是李牧统率十来万兵马在广袤的草原之上,多次分兵合兵,又玩出高超的战车与骑兵配合战术,甚至还要一边指挥数量更加庞大的步兵,对付全由骑兵组成的匈奴人战而胜之。

韩信对自己的评价当然是无比的牛逼,一句“点兵多多益善”足以说明一切。他也没有吹牛逼,用诸多的战绩来证明自己的确是无比的牛逼。

历史上能够统率七十万以上的大军,并且还能做到如臂而使,韩信很想问:还有谁?

每一名将军会有拿自己与历史上的名将做比较,谢安也不例外。

谢安得知自己将会统率实打实的五十万军队时,心情是忐忑远要多于激动。

历史上能够统率五十万兵马以上的人,要么是成为赫赫有名的名将,要么必然是会成为被钉在耻辱柱上的罪人。不管是战而胜之成为名将,还是一败涂地成为罪人,其实后面的下场都很难预料。

不是难以预料,是除非以君王之身统率大军,要不然最后都会落下被君王猜忌的下场!

“安未有淮阴侯之才,只能战战兢兢效命王事。”谢安说这句话是特地说给谢艾听的:“介时还请长史多多用心。”

谢艾行礼而没有多言。

疾隆坡的西北方向是一片广袤的平原,波斯军队过来之后是选择在汉军营地一百二十里之外安营扎寨。

哈比布拉一开始就没打算构建防线,营地也就没有进行多么复杂的布置。

人一满万便是无边无际,多达二十余万大军的营地占地范围非常广,以面积而算绝对超过二十平方里。

他们的中军数量最多,占地也最广。

中军的周边再分布多个营地,主要是将杂兵安排在外围,哪怕是遭遇汉军的突袭,他们也能起来阻挡作用。

因为沙普尔二世的重视,萨珊最为名牌的几个军团是在得知汉军西进就调到了东方。

包括为数五千的弓骑兵以及名头传承了将近千年的一万不死军,另外就是为数三千的具装重骑兵和数量为六千的战车,由这些部队构成东部军团的绝对主力。

波斯人玩弓骑兵已经有将近三千年的历史,是在大流士时期就组建起弓骑兵,只是每一个时期有多少弓骑兵都不固定。

在帕提亚人统治这一片土地时期,一度组建起一万五千弓骑兵,他们在与罗马人较量的初期,弓骑兵是将短腿的罗马人打得找不到北,逼迫不擅长骑战的罗马人不断完善自己的步兵防御,罗马人的龟甲阵就是在抵抗帕提亚弓骑兵的过程中被弄了出来。

萨珊已经从汉帝国那边获知了马鞍和马镫的重要性,他们是第一时间就进行仿制。

由于马鞍和马镫根本不存在什么科技壁垒的关系,只要拥有足够多的工匠就能大批生产,短暂的一年之内波斯骑兵就普及了马鞍和马镫。

得到马鞍和马镫的萨珊弓骑兵,他们是被派到中东战场进行实战检验,面对那些造反的阿拉伯人,是比以往更加轻易地进行了一场又一场一面倒的杀戮。

马鞍和马镫的存在不止是加强了弓骑兵,对于具装重骑兵才是最大的加强。

没有马鞍和马镫之前,萨珊的具装重骑兵虽然能够横冲直撞,问题是哪怕仅是冲击直线也会有骑士掉落下马。再来就是因为双腿没有借力点的关系,他们的主兵器只能是一杆长度约六米的骑矛,还是那种硬杆款式的骑矛。

硬杆款式的骑矛,一个不慎就算是刺中敌军,骑士也会因为阻力自己摔落下马。

有了马鞍和马镫的萨珊具装重骑兵,他们进行了必要的加强,尤其是从汉帝国使用的弩具得到启发,萨珊自己也搞出了弩机,性能……也就是射程和穿透力方面或许不如汉帝国,不过他们也制造了数量庞大的弩机,分为步用和骑用,具装重骑兵就装备了骑弩、长毛和弯刀,被加强真不是一丝半点。

同时,萨珊与汉帝国接触的成果远不是获得马鞍、马镫和弩的启发,他们还发现原来板甲要比鳞片甲更为轻便,就是板甲的制造要比鳞片甲更困难一些,那是技术方面的决然不同所造成。

要是汉帝国没有那么霸道,萨珊没有意识到再怎么忍让也无法避免发生汉帝国西进,他们在得到那些加强之后,是再一次有了将罗马人摁在地上摩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