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猎熊(第3/3页)

最终决定,干脆,我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李班得了。

于是便将熊悌之的书信,命人转交在西乡的李班,一则表示我是绝不肯背叛成主的,第二个用意:如今西线告警,我已无力回援,征南是不是帮忙去拦一拦武都晋军啊?他心说你李班若是不敢前往沔阳,或者跟沔阳那儿吃了败仗,则我再起意投降,你也无话可说吧。

李班得信,便与司徒王达商议。王达笑道:“将军大喜,此天之所以使将军立功也!”

他说沔阳乃是汉中的西部重镇,城高堞密,攻打不易——“所谓武都晋军有三万之众,不过虚言罢了,据此前探查,熊悌之留守武都,兵不足五千,尚须分兵守备各县,即便再召宕昌羌兵,也不过五六千众……”成汉也一直在关注着关中的动向,撒出去的探子比杨虎更多,而且李氏本籍陇上,对于秦、陇之间的侦察效果,比杨虎也要强上数倍。

“山道险狭难行,兵数愈众,进军愈难,唯数千兵马,尚可策应周访,自北道攻我。且裴该方与汉军大战于河桥,其力亦衰,年内必不肯发大军来攻汉中。是以将军勿忧,北道晋军,不难摧破。”

随即王达就献计,说:“虽然,我若与晋人在沔阳久战,恐怕杨虎难以拦阻荆州兵马,是故可使诈降之计。臣请假充杨虎使者,往觇晋人军势,若其寡弱,将军便可进而破之;若其勇强,便假意投降,诱其下平而至沔阳。将军预先设伏,即可于城下大破晋师,复挟胜势东向,与杨虎合兵,则周访亦可摧而走也。”

李班闻言大喜,说:“司徒公智珠在握,我尚有何忧啊?一切都听司徒公的谋划——我便前指沔阳,设下陷阱,专猎此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