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熊悌之中箭(第2/3页)

急命前军,进至巫县而止,再别往前走了!

然而仅从夷陵而至巫县,四百里水道,王敦的舟师就走了整整十天,几乎比走陆路还慢。等到了巫县,王敦的雄心和耐性都已经被如此险峻的山水之势给磨平了,加之粮秣物资准备得不充分,就已经有了退兵的打算。他遣李恒、田嵩率部登陆,哨探而前,嘱咐说若逢敌军,可稍稍尝试,若见敌势大,或者地理状况实在对我不利,那就赶紧退回来,无谓损耗实力。

李寿在鱼腹城中严阵以待,一直等到成都派来了五六千的援军,却迟迟等不到敌人过来,他心中疑惑,便亲率数百兵卒向东方哨探,迎面正撞见晋军前锋。双方甫一接触,李寿登高凭下,直薄晋阵,手刃田嵩,李恒惊慌而走——数千晋军竟为不足己方两成的成军所破!

这下子王处仲彻底浇灭了伐蜀的念头,便即退返江陵,转由陆路去取襄阳。李寿探查到晋军远去,便留下副将守备巴东,自己急往汉中来救杨虎。

……

李寿基本上可以说没有遭逢到晋军主力,另一方面,王达先发抵达沔阳,可是左等不见晋人,右等不见晋师,同样扑了一个空。

因为熊悌之尚未进入汉中地界,就突然间得到后方传来急报,说是仇池氐一时俱反!

主要也是梁懃在武都县中,对于仇池氐的压迫过于深重,这一则出自他的私心,另方面仇池氐和宕昌羌本有宿怨,那不趁此机会报仇,更待何时啊?他本人收拾氐人发三分力,下至小吏,就能出到五分力,再至陆续迁来占地的羌人,那就能够出到十足十啦。

本来杨氏灭族不久,氐中豪酋也多为晋人和羌人所杀,群氐气沮且无首,只能忍气吞声,苦捱时日。可巧这回南征汉中,梁懃不但自己走了,还带上了两千羌军,于是诸氐得此机会,暗中串联,等计算大军已入敌境,便即汹涌而起。

——当然啦,他们没能算到,无论梁懃还是熊悌之,行军速度都极其的迂缓。倘若晚数日再反,估计老熊绝不敢轻易地敌前回师。

叛氐里应外合,瞬间便打破了武都县城,将城中无论晋、羌,尽数杀却,然后又东向而攻下辩。四乡氐人越聚越多,将近万众,将下辩城团团包围起来。

下辩城内只有武都郡守,以及“武林营”副督、司马等统领着不足一千守军,而且多数是新募未久,还没来得及送长安去整训的——终究裴该要求各地新募兵卒都先整训一道,说起来简单,计算路程和花费,其实不怎么现实,若非紧要地区,只得暂缓执行——不敢出战,只能动员青壮,登城死守。

熊悌之匆匆率军回救,北归的行军速度比南下快了一倍还不止,短短三日,便至城下。老熊也是真急了,武都氐乱,攻城陷邑,自己身为镇守大将,必须担负起主要责任来,暂且不论,这我数月来辛苦搜集的钱财宝货,以及十多名侍妾,可全都在下辩城里啊!

老熊也不是没有勇气的,虽然近年来壮志磋磨,颇有就此止步之意,可若是谁想把他艰难奋斗所得全都掳去,一朝打回解放前,那他也断然不肯干休,必要跟人拼命。于是不管不顾,便即挥师直取叛氐。

然而“武林营”虽是晋军精锐,终究十数日山地行军,人皆疲乏,马也掉膘,骤遇三倍于己的叛氐,难免将无斗心,卒有惧色。叛氐知道若为晋军所败,己族恐无孑遗,因此人人拼死,竟被他们冲垮了晋军前阵,直向熊悌之当面杀来。

激战之中,一支流矢飞来,老熊不及躲避,正中肚腹,并且穿铠而入。他不禁大叫一声,跌落马下,晋军因此气夺,导致全线崩溃。

后退二十里,军将们重整队伍,军医这才来得及聚拢过来,探看主将伤势。他们以利刃割开衣甲,做好了各种准备工作,然后战战兢兢地拔出了那支羽箭——原本怕是会大量出血,必须及时封堵的,谁想到竟然……只有几道血痕?

原来是老熊腹部脂肪太厚,这支箭虽然破皮入肉,却并没能够穿透脂肪层……

知道自己不但内脏没有受创,就连血都没怎么流,原本躺在担架上呻吟喘息,仿佛随时都会毙命的老熊,瞬间就坐起来了。随即环视左右,低声道:“我这是欺敌之计也,要叛贼以为我已死了,乃可不设备……”

于是裹创而起,点选了三百锐卒,让他们好生歇息,等到天黑时分,去夜袭下辩城下的叛氐。叛氐果然不设访——其实都是临时啸聚而来,并无统一指挥,想要设防也没人统筹——加上根本不习惯夜战,就此被晋军一举而破。

随即熊悌之进入下辩城,安抚百姓,继而挥师杀向武都县。直到这个时候,梁懃才领着羌兵赶回来——老熊瞧在那些财货、氐女的面上,临回师前派人通知了一声梁懃,否则他很可能就回不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