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早晚三炷香(第3/4页)

赵擎叹了一口气。

他不能在这里呆的时间太长,不然会引起陈旭的猜忌,而且自己该听该看的也都基本上达到了目的,至于以后陈旭还会弄出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来,只能下次借行商的机会再来看。

这个少年,完全就像一个谜一样,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稀奇想法,一句话瞬间就能让人惊掉下巴,如若此子去了咸阳,将这些东西推行至全国,大秦……到底会怎么样?

赵擎揪着胡须默默呆坐。

他非常不想走,就每天呆着这里,看陈旭弄那些匪夷所思的东西,特别是酿酒坊,他很想知道,用山葡萄是如何酿出美酒来的。

而此时,陈旭也真的正好在酿酒坊弄他的葡萄酒。

经过筛选清洗晾干之后,几百斤成熟的山葡萄被捏破之后分别放入六口陶缸之中,然后盖上盖子发酵,今天已经是第三天,刚才有帮工找他说,已经能够闻到一些发酵的酸味,因此他也就赶过来看看。

掀开盖子之后,直径足有三尺,高约三尺的陶缸之中,紫红色的葡萄皮飘满半缸,用木棍轻轻搅拌一下,一股浓郁的发酵味道扑面而来,差点儿把陈旭冲了个跟头,不过味道很熟悉。

不错,就是一种发酸的酒味!

虽然才三天时间,但明显已经有酒精生成,也就是说这种非常简单而原始的工艺完全能够生产出来葡萄酒。

“拿个干净的勺子来!”陈旭吩咐,很快一个年轻的帮工递给他一个崭新的长把竹勺,陈旭用木棍将葡萄皮挨着搅了一遍,然后用竹勺舀起来一点点紫红色的液体品尝了一下,吧唧一下嘴忍不住有些皱眉头。

的确有酒,很淡,而且酸味更加明显,真的就像那副对联一样,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尼玛,看来这次的酿酒要失败了。

陈旭掀开另外一缸尝了一下,味道差不多,酸味还是比较明显。

一连尝了五缸,陈旭有些懵逼,感觉这次大张旗鼓弄的全镇三千人都知道的酿酒坊明显有变成醋坊的迹象,这个脸丢的有点儿大。

虽然醋也是好东西,但特么的醋绝对没有酒的市场大啊,有钱人可以不喝醋,但绝对都爱喝酒!

而且也特么的没听说过吃烧烤喝醋的!

陈旭不死心,把最后一缸也打开,发现里面的漂浮的葡萄皮明显少一些,不过他也没在意,用竹勺舀起来一点儿尝了一下,忍不住眉毛一抖。

这缸的酒味明显浓郁多了,而且也几乎没感觉到酸味,于是他很惊奇的问:“这缸跟前面五缸味道不一样,是不是有人动过!”

“是……是我搅动过!”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吓的一个哆嗦,脸色都有些发白。

“搅了几次?”陈旭赶紧问。

“每天……每天搅一两次不等,我看见山葡萄皮飘的太厚了,就想把它们按下去,猜想可能发酵的更快一些,大……大人,我不是故意的,您饶了我吧!”

少年有些结结巴巴,虽然大家都知道里典大人脾气好,但听说不按照他的要求做工的都会被惩罚,轻的做一百个俯卧撑,重的直接就开除了,在工坊做学徒帮工这个工作可不太好弄到,除开每天包吃三顿饭之外一年还有两套衣服,里典大人说效益好过年过节还会发钱,这么好的工作丢了还在其次,回家让老爹知道弄坏了里典大人的酒,直接就会打个半死。

“好,哈哈,很好!”陈旭却没有预料的生气,而是高兴的拍着少年的肩膀说,“嗯,看来发酵的时候需要搅动才不会变酸,芦根这次你干的很好,从现在起你就是酒坊的管事了,每天指导他们把这些酒缸的葡萄皮搅一两次,酒水中要尝不出酸味就对了,按照这个发酵速度,估计再有两三天就差不多可以喝了!”

“真……真的?”这个叫芦根的少年惊喜的差点儿晕过去。

“嗯,做任何事都需要有实验精神,这里有六缸,你们可以设置成不同的搅动次数,每天尝几次看效果,然后找到最好的酿酒方法,等酒酿出来之后,我有奖励!”陈旭不吝辞色的鼓励。

“多谢里典大人,我一定会做好!保证酿出酒来!”芦根幸福的快不行了,等陈旭一走,立刻开始指挥剩下几个帮工卖力干活。

葡萄酒的历史在中国很长,据说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了,后世南阳附近的舞阳县就出土过七千年前的陶罐,里面装的据说就是葡萄酒,而且舞阳距离雉县也不过一百多公里,非常的近,可见用山葡萄酿酒并不是陈旭的发明。

葡萄秦朝人叫做葡桃,读音相同字不相同,但指的都是同一种东西,而后世那种大颗粒大串大串的葡萄都是西汉时期从西域引进的,也就是说好葡萄如今都还长在新疆等地,控制在匈奴人的手中,看来要喝到真正的好葡萄酒,还得干掉匈奴人才行,在秦朝想和匈奴人做生意估计会被秦始皇剁了喂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