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出兵河南(第2/3页)

“诸位爱卿,前日清河侯奏报,一万套新式马卒装备已经全部打造完毕,今日聚众朝议,就是安排出兵河南之事,清河侯,烦请你把马卒装备之事与满朝众卿通传一下吧!”秦始皇说完之后看着陈旭。

“是,陛下!”陈旭站起来,从袖口里面掏出来一份折子打开开始念:“至去岁十一月初八下发筹备新式马卒装备的皇榜开始,到前日筹备齐全一万套装备,时间只用了八十天,从汇总的信息看来,南阳郡最为迅速,参加约法三章的商贾达到六十八人,共计完成了六千三百件合格的兵器,五千八百套马鞍和马镫,马蹄铁逾七千副,占所有装备都在半数以上,是这次能够提前完成装备打造的最大功臣,河东上党两郡各自也都完成一千五百件以上的兵器和一千套以上的马鞍马镫,余下三川郡各自完成一千套,汉中郡完成马鞍两千六百套,兵器八百件……”

陈旭花了几分钟简短的将汇总的信息念了一遍,而这些数据前日已经呈送皇帝和三省六部阅览,因此朝堂之上的大部分官员早已知道。

等陈旭念完之后,秦始皇脸上露出微笑,“一万套新式马卒装备,短短不到三个月时间便顺利完成,这全赖清河侯提出的约法三章的功劳!”

陈旭赶紧拱手说:“多谢陛下赞誉,这也不是臣一个人的功劳,当初议定之时三省六部皆都参与出谋划策,如若没有两位丞相以及蒙大人的全力支持,没有各府署衙的群策群力,没有下属郡县官员的全力配合,没有监察官员的严格监督,没有驿官不辞劳苦的往来通传使得政令畅达,短短时间是决计无法完成此次任务的,因此臣不敢独自贪功,如今既然万套新式马卒装备已经顺利完工,臣也要为各郡参与约法三章的商贾请功,希望陛下依照当日约法三章的皇榜评议商贾的功劳大小张榜表彰,同时下发谕令实践诺言!”

“清河侯所言极是,通传表彰之事朕准了,此事就由吏部根据各郡汇总的信息依照约法三章的条例进行评议商贾的功劳,列出两位中郎、五位侍郎、十位郎中,议定之后交由中书省复核无误之后张榜通传天下!”

“是,陛下!”左相李斯、右相冯去疾和吏部令申公兖三人同时站起来行礼。

自从三省六部制改革成功之后,秦始皇每日上朝的心情似乎都好了许多,笑容也多了一些,因为以前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必须在朝堂之上亲自过问,还要亲自观看各郡汇报的情况后亲自议定功劳,但眼下不用了,直接就丢给吏部先行评议,然后冯去疾把关,认为自己的下属评议的没有问题之后就交给中书省复核,如果李斯也觉得没问题,就会交给皇帝批阅,而皇帝最后看到的就是几乎已经是可以执行状态的奏章,秦始皇此时的任务就是批复准或者是不准,如果是他认为的大事,自然会亲自再调集卷宗复核一遍,如果不重要的,自然就会相信两位丞相的把关直接下发中书省盖章之后退回到吏部照准执行。

这种权利的重新分配和下沉,工作时效自然加快了很多,虽然可能会产生更多官员的勾结腐败,但皇帝的工作压力小了大半,大部分都转移到三省六部各府衙的官员身上,而且这种格局实际上也变相的分散了皇权的独裁属性,因此总体来说这是一种跨越时代的巨大进步。

因为即便是以前秦始皇大事小事事无巨细的过问处理,官员要勾结腐败还是无法杜绝,甚至更加严重,因为其中没有互相监督制约的权力,许多事情眼下三省互相监督,六部负责执行,已经有了一些三权分立的意思,三省六部的大小BOSS为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都会死死的盯着对方的错误,好从其中捞到更多的好处,这也使得对方在工作中小心翼翼力求不出错或者少出错,这也变相的让事情的处理更加公平合理。

“诸位爱卿,既然新式装备已经打造完成,朕计划三月出兵河南之事也就能顺利进行,三省六部各府署衙须全力配合此次出兵作战,兵部令尉缭听旨……”秦始皇冷眼扫过大殿。

“臣在!”一个虚发花白略有些瘦高的锦袍老者站了起来。

“速速安排兵卒和役夫将打造好的马卒装备送往云中郡交与蒙恬将军,同时召集工匠随同前往为战马钉掌和指导马鞍等的使用,并且督促遴选的马卒加紧训练,上巳节之后出兵!”

“喏!”尉缭躬身领命。

“户部令高腾听令!”

“臣在!”高腾站了起来。

“通传太原、云中、九原三郡官吏筹措粮草,务必保证此次出兵的粮草供应,如有懈怠者重处!”

“喏!”马腾躬身领命。

“工部令宰纮听令!”

“臣在!”虚发花白身材发福的宰纮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