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动与静(第2/4页)

“是。”

宁宁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小藤太急匆匆地走到了门前,俯身跪下去。

“主上,果然不出您所料!西三河的吉良和松平,都在招募兵马。”

有两家?

“具体的情况呢?”

“松平家花了一天时间,才动员到了三百足轻,而吉良家已经有了五百多人,还在不断扩充。”

是这样啊。

泛秀皱眉不语,心中开始推算起来。松平家是在意料之中,却不想三河吉良氏也有如此的扩张欲望。难道是两家联合起来了?难道松平并没有倒向织田的想法?

“是否要再去看看呢?”

小藤太看着泛秀的神色,小心翼翼地问到。

“嗯……”泛秀缓缓点了点头,“不过从今日开始只需要警戒城附近三十里之内的区域,发现敌军的情况,立即回来报告。”

“是。”

按照这个时代的规律,要攻下一座守备完好的城池,至少需要五倍的兵力。以沓挂城的情况来讲,就是一千五百以上的军势。在五六月份,松平与吉良单独凑齐这么多兵马恐怕有些难度,如果合力的话数目上倒是足够,不过双方有信任的基础么?

倘若认定了守将受伤,趁机攻城,那就没有必要特意找人分一杯羹了。

到底事实如何呢?这个时候,真是希望有个出色的谋士,或者优秀的情报系统来依仗,可惜二者都没有眉目。至少有一个了解三河吉良氏的人也好啊!

服部兄弟没有出过尾张,河田长亲来此才不过两年,松井友闲以前甚至不是武士……

也许如今以静制动方是上册,只要保证沓挂城不要失守,就可以保证没有损失。至于能否有所收获,就要看届时临机应变了。

……

就在小藤太返回沓挂城的时候,他的情报已经过时了,吉良家汇聚起来的兵马,已经达到了八百人之多,这已经接近了吉良义昭目前的上限。不过松平家的数字,倒是依旧保持着三百不变。

“这个松平元康,至今还是只凑出了三百人马吗?”

吉良义昭听到了斥候的回报,不免大笑起来。

“是啊,据说酒井忠尚这个实力派以农忙尚未结束为借口拒绝了出兵的要求,内藤清长口头上答应参加作战但却根本置之不理,不少依附他们的小家族也纷纷效仿,名义上可以动员三千人的松平家,想不到只能调动十分之一的人数。”家老富永忠元说起松平元康,也是满脸的不屑之色,“现在他都不敢继续下动员令了,万一有半数以上家臣反对他,弄不好就直接下台了!”

“难怪他要联系本家一起攻打沓挂城,否则就凭他那三百人,就算是城主死了都打不下城池!原来我还担心这是驱虎吞狼之计,如今看来……”

“主公,据骏河的人说,松平竹千代是太原雪斋公亲传的弟子。”

恰到好处地加上一句话,讽刺意味十足。

“这倒也不能怪他本人。”吉良义昭捋须而笑,“其父死后他又被送到骏河当人质,连一个当主都没有的家族,如果能够精诚团结反倒是怪事了!”

“主公所言极是。”

“沓挂城的情况如何呢?”

“虽然百般遮掩,但是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城主受伤的事情。至于家臣全都是庸人,只收了一点贿赂就泄露了军情,而且连一个熟悉兵事的都没有。”

“是这样啊。”吉良义昭稍微有些疑惑,“平手泛秀这个人,最近几年声名鹊起,应该不至于是无能之辈啊?”

“主公!”富永忠元躬身道,“他的确称得上是智勇双全,不过治政就差远了,我到了沓挂城才知道,平手泛秀免去了许伤残者的一半田税。”

“一半?真是乱来啊,仅凭仁爱之心是不足以平定乱世的。”

“只是为了小仁而罔顾天下大义。”

“不错,此举乃是忘却了我辈武家的根基所在。”

“另外,主上,在下有一言,不知该不该……”

“是何事呢?你我虽是君臣却是一体同心,何必顾虑?”

“是。那松平家要求本家让出城池以换取沓挂城……”

“哈哈……”

吉良义昭大笑不止。

“主上这是何意?恕臣不解……”

“当初所说的是,如共同取下沓挂城,则让出另一处的城塞作为交换。但是如果本家独力攻下城池呢?”

“原来主公早有打算,反倒是属下僭越了。”

“无妨,无妨。”

“后日就是约定好的共同出兵的时间了,本家……”

“明日清晨就起兵!同时派人去通知去联系松平家,拖住那个胆小的孩子。”

“主公英明。”

……

城中各种勾当进行的同时,城外的士卒们也已经开始各自的猜测和讨论。初夏日,春寒早已褪尽,夜间三五成群围坐,正是适合聊天闲扯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