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以智克智(第2/3页)

毫无疑问,越是感到棘手的时候,越需要冷静。

回想起筚路蓝缕的少年时代,现在的情况也不算很糟糕。

三十五年前,上上代的家主三好元长横死,长庆公年仅十岁便继位,家业几乎全部被夺,筱原家也几乎成为丧主之犬。

而如今呢,阿波北部,赞岐东部,这两块地域还牢牢掌握在手里,阿波南部和赞岐西部的豪族也只是有怨言,有推诿罢了,暂时还没到吃里扒外的程度。

淡路安宅信康投敌之心很明确,很大程度上那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但其下的大部分海贼,都没有跟着倒向织田家,而是笼城等待着救援。

在近畿,摄津、和泉、河内诸国,仍然残余着相当一部分对三好家存在认同感的人,只是暂时偃旗息鼓,隐藏起来罢了。

比叡山、奈良的高僧,界町的商人,石山的一向宗那里,也有着往日结下的情谊,可以在关键时刻用得上。

只要等到织田成为众矢之的,三好家就能迎来复兴的机会,慢慢取回失去的领地。而到时候自己作为家宰,未必就没有更进一步的机会……

现在只是黎明前的黑暗而已,需要保持耐心。

经过一番自我调整,筱原长房走到目的地时,心境已经完全平静下来。

三好长逸依旧在闭门坐禅,摆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姿态。

但筱原长房不像以前那样给面子了。等待了片刻之后,他见长逸没有醒来的意思,便直截了当地开口道:“日向守,淡路的事情已经见了分晓,船越景直此人,确实如您所料那样造成了一些混乱,但与预想的局面,并不一致。”

这次三好长逸也没再矫揉造作,立即就睁开了双眼,不过目光很是不满。

筱原长房毫不在意,继续说到:“船越景直与菅达长合作,召集了淡路三分之二的海贼,笼城防守,并且向我求援。现在该如何呢?”

“竟然会这样。”三好长逸皱眉,“我原先是建议他假意随安宅信康一道投靠,再临阵倒戈的。当时已承诺,扶持他做水军旗头,而且永不干涉淡路岛上的裁决、赋税之事,并且立下字据。”

“十日前在下给他送去了书信,已经明确说过,无论三好家是谁在主政,以前的书状都有效。”筱原长房的脸色也不是太好看。

“但他却改变了主意……”三好长逸若有所思。

而筱原长房眼中显出怀疑的神色来,疑道:“您所说的计策,就是靠这个人启动,那现在岂不是已经失败……”

“当然不是!”三好长逸为自己被小看而感到恼火,“船越景直这人心思很简单,只用‘淡路水军的独立性’这一点,便能轻松说服。也正因为如此,他根本没有足够的智术去担当诈降重任,尤其敌人还是诡计多端的平手汎秀。就算他按我说的去做,也很难得到信任。”

“那为何还要特意联系他?”

“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如果船越景直那家伙按照约定假意投降,那么犬子长虎和舍孙长嗣便会再次与敌军接触,透露一些隐晦的情报,以平手汎秀的智术,必能通过那些情报,将船越景直揭发出来,而后长虎、长嗣即可取信了。接着按我的设计,他们会连续三次提供正确的情报,帮助平手占尽便宜,而只在最后一次,将其引入死地。”

三好长逸解释说,平手汎秀既然是“智将”,一定对自己的智术有强烈的自信,所以,不用直接揭发船越景直,只要提供一些情报,让其自行推理出来即可。如此一来平手汎秀就会陶醉在他本人“目光如炬”的感觉当中,很容易相信接下来的事情。

这便是专门对付“智将”的计策,笨人反而不容易上当。

“所以最终担任诈降任务的是令郎和令孙吗?”筱原长房听了这话,眉头皱得更紧了,脸上依旧没多少信任之意,“您家中的麟儿,自然比船越景直这等人要高明许多,但是要说能否瞒得过平手汎秀,恐怕也未必……”

三好长逸轻轻点点头又摇摇头,饮了口茶,脸上泛起一丝复杂的笑容,解释道:“要让内应举止毫无破绽的办法,就是令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内应。所以我并没吩咐他们诈降,而是让他们当真投降。”

“什么?”筱原长房闻言勃然大怒,但片刻之后又反应过来。

这个局,三好长逸竟然将自己的儿孙都算了进去。

筱原长房忍不住说了一句无用的废话:“令郎和令孙,恐怕会相当危险。”

“身为武士,难道还指望安居乐业吗?那才是妄想。”三好长逸哼了一声,话语显得十分无情,但他的双手却不禁狠狠抓住念珠,用力到青筋直冒。筱原长房轻叹了一下,也不再想这个,而是继续说正事:“现在情况变了,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