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6页)

“‘孤雁’这个名字还是恩来同志给他起的,我已经十年没见过他了,真的很想他。”

粟裕动情地说完,抬头看了一下屋顶,自言自语吟诵起杜甫的那首《孤雁》来。

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孤雁’同志提供的情报太重要了,正是我们急需的东西。这阵子你与他保持联系,一定要格外注意安全保密工作,他身处南京国民党核心部门,要保护好他,不能出一点纰漏。下次再联系时,代陈司令和我向他问好。”

“是!我一定带到,请首长放心。”杨云枫先是一个标准的敬礼,然后果断地回答。

这里花点笔墨交代一下华野敌工部部长杨云枫。昕昕中学毕业后,杨云枫在中共徐州地下党秘密枪械维修点工作三个月后,在侯师傅和地理老师宋泽铭的介绍下加入了共产党。在修理部工作期间,杨云枫三番五次提出要去延安,宋泽铭见他情真意切,请示上级后同意了他的请求。杨云枫出发时,偷偷带上了他的堂弟杨云震。杨云枫本来也想带表弟孔汉文一道去,但怕目标太大,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留在徐州城的表弟孔汉文见表哥杨云枫莫名“失踪”,多次向老师宋泽铭打听情况,但始终没有得到正面答复。几个月后,表哥托人带回信息,孔汉文方知表哥已经到达延安,不禁痛惜万分,抱怨表哥没有带自己去。但因为表哥不带自己去,一个念头悄悄地在孔汉文心底萌发……

在延安,杨云枫的学历算得上小知识分子,经笔试和面试后顺利进了抗大。经过几个月系统的学习培训,思想和理论上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逐渐成长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年轻共产党员。

由于对枪械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和挚爱,杨云枫不仅练就了双手使枪的过硬本领,而且在枪械修理方面也是一把好手。在延安几次枪械修理和射击比赛中,杨云枫崭露头角,被延安社会部的人看中,抗大没毕业,就被调到社会部工作。

在抗日战争时期,粟裕的部队一直在山东、河南和江苏一带活动,由于杨云枫的老家在苏北,对这一带风土人情及地形地势都比较熟悉,粟裕就把杨云枫要到新四军情报部,从此之后一直跟着粟裕,直到成长为华东野战军敌工部部长。

进入10月后,在杨云枫领导下,各组情报源源不断地汇总到华野司令部。

徐州组传来了消息:“济南战役后,国民党为应付我军南下攻势,以徐州为中心,于其东西两翼郑州、东海段布防,以二、七、十三等兵团控制徐州两侧,以十六兵团及第四‘绥靖区’刘汝明之五十五军、六十八军控制郑、汴、商地区,以第三‘绥靖区’冯治安之五十九、七十七军置于徐州东北临、峄、邳地区;以第九‘绥靖区’李延年之四十四军控制东海、连云港地区。以便能够控制陇海路一线……”

苏北组上报侦察情况:“黄百韬七兵团驻扎宿北新安镇,二十五军布防阿湖地区,六十三军在新安镇、红花埠、杨家集、南北劳沟地区,六十四军在高潭沟、丁集地区,一〇〇军在新安镇西北王家庄地区,孙良诚一〇七军在睢宁地区,另归其指挥之鲁保一旅王洪九部在郯城地区……”

徐西组的情报也送来了:“10月下旬,中野先后攻克郑州、开封,乘胜进逼商丘、砀山,敌人以七、十三兵团控制徐海间新安镇、曹八集地区,意图阻止南下的解放军;以二兵团控制徐西砀山,意图阻止我军由鲁西南南下;同时将由郑州、开封退守商丘的十六兵团及四绥区刘汝明的两个军,南调蒙城、永城,意图加强徐蚌西侧,阻止我中原野战军东进,另从平汉方面抽调黄维的十二兵团北上太和、阜阳,意图确保徐蚌……”

杨云枫将一系列情报汇总后,及时上报给了粟裕。10月5日,华野在山东曲阜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一是研究淮海战役作战方针,二是贯彻中央政治局9月会议精神,落实“统一作战意志,调整内部关系”的指示,同时开展战前组织纪律性教育。

在曲阜会议上,各纵队参会人员分别汇报了所掌握的情况,之后大家就如何打,先打哪里,后打哪里,部队如何展开战役布局等等问题展开讨论。大家畅所欲言,气氛非常热烈。粟裕不动声色,一边默默地听着大家的发言,一边认真进行着思考。

不大的会议室里弥漫着一股大战前抑制不住的亢奋情绪。

会议决定,所有部队在休整期间,大力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和准备打更大胜仗的思想政治动员工作。

在纪律性教育和思想动员中,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反而后发先至,走在了其他部队的前列。这支队伍组建于1947年1月,当时将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合并成立华东野战军时,同时成立了陈锐霆任司令员的特种兵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