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3/8页)

何基沣的心凉透了,就这样,两人不欢而散。

两天后,杨云枫扮作从南京前来的上校高参,带着化装成随从秘书的燕刚,经第三“绥靖区”七十七军防地,秘密进入徐州。他们两人此行的目的地是徐州南郊热电厂旁边的“都天庙”,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司令部就设在这里。

走在不太平坦的道路上,杨云枫和燕刚边走边琢磨着今天将要见面的人——担任第三“绥靖区”副司令的张克侠。

张克侠头上的光环,在整个徐州国民党驻军将领中鲜有人能与之媲美。作为西北军阀冯玉祥的连襟,他1923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30年就担任了国民党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的参谋长,该师师长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抗日名将张自忠。凭着与冯玉祥的特殊关系,在派系林立的国民党部队中,长袖善舞的他建立了广泛的人脉资源,“保定系”“西北系”“黄埔系”他样样沾边。无论走到哪里,他皆能碰上同窗、同僚、门生、老上司、老部下,加上他自己深谙军事理论,长于战术谋划,无人不对他敬重三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了拉拢一批将领为其发动内战卖命,颁发了一批佩剑“中正剑”,张克侠就获颁一柄。

实际上,张克侠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时就接触了共产党,回国后于1929年秘密加入共产党,被周恩来批准为“特别党员”,任务是深度潜伏在国民党队伍中,不到关键时刻不能唤醒启用。

临出发前,听舒新主任介绍,几年前中央曾经唤醒过张克侠一次。

那是抗战胜利以后,担任第三“绥靖区”中将副司令的张克侠已在敌营卧底将近二十年了。1945年12月,陈毅派出的密使几经周折与张克侠接上了头,确认他仍然对党赤胆忠诚后,立即派津浦前线野战军参谋长宋时轮和鲁南区党委城工部部长王少庸去与其秘密会面,不但从他那里得到了徐州国民党军队的不少秘密材料,还交给他一项特殊任务,促成陈毅和国民党淮海绥靖公署长官、第六路军总司令郝鹏举见面。张克侠利用与郝鹏举的“挚友”关系果真办成了此事。在陈毅的劝说下,郝鹏举在台儿庄起义了。不过,“墙头草”郝鹏举一年后又再次变节,重新归顺了蒋介石。尽管如此,张克侠仍然没被郝鹏举和国民党特务识破真实身份,可见其机智多谋和神通广大。

杨云枫和燕刚一路走一路小声讨论着,很快就到达了“都天庙”。这里有许多营房,但却没有驻扎部队,都是留守的司令部各机关人员。很显然,这是第三“绥靖区”司令冯治安对张克侠存有戒心,刻意将他和部队隔离开来。

见到组织派来联系自己的同志,张克侠很激动。此时的他预料到,自己回到革命队伍的时刻快要到了,二十多年的地下工作终于可以结束了。在他的住处,杨云枫传达了陈毅、粟裕的指示:“解放军将于11月8日发起总攻,应争取所属五十九军和七十七军同时起义。”

令杨云枫没有料到的是,张克侠说自己在1946年的夏天就在南京见过周恩来同志了。在谈到他今后的卧底工作时,周恩来当时就指示他:“要多向国民党官兵,特别是那些高级将领和带兵的人说明我们党的政策,指明他们的出路;蒋介石一定要打内战,我们就奉陪,我们不但在战场上狠狠回击他们,也要从他们内部打击顽固派,争取策划高级将领和大部队起义。这样,可以造成更大心理震慑,瓦解敌人的士气。”从那时开始,张克侠就在谋划这项工作了。

“如果要促成五十九军和七十七军同时起义,我们还必须啃下一个硬骨头,这个人就是何基沣副司令。我与他是多年的好友,可从来没有向他挑明我中共党员的身份,虽然何将军也同情革命,但真要是临阵倒戈起义,不知他愿意不愿意?如果他不同意,事情可就麻烦了。”接到指示的张克侠首先提出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您放心,何将军那里不成问题。”杨云枫说道。

“什么?他没有问题,怎么回事?”张克侠听到杨云枫如此斩钉截铁的回答,惊讶地问道。

“何基沣将军也是我们自己人。”杨云枫望着张克侠,微笑着回答。

“啊?!”张克侠怔住了。

他的思绪快速飞转,过了好大一阵儿,才平静下来。

“老何啊老何,你这个家伙可真是老奸巨猾啊,二十多年我一直在观察你,但竟没有看出你一点破绽。”张克侠感慨万千。

“前几天,我已经见过何将军了,传达中央的决定,通知他11月8日与你联手起义。那时的他也是大惊失色,半天没有缓过神来。”杨云枫说。

“当时,老何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