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3/5页)

11月15日,受蒋介石委派,顾祝同、郭如桂等到徐州督战。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内一片忙乱景象,杜聿明桌上的电话不时地响起,一会儿是邱清泉的,一会儿是李弥的,都在急促汇报部队进展情况。杜聿明看到他们来了,赶快满脸堆笑地迎出去与顾祝同握手寒暄:“总长,您来了,快请坐。”与对待顾祝同的态度截然相反,杜聿明看看郭如桂,只是冷淡地点点头,拒绝与他握手。

杜聿明向顾祝同一行汇报了近几日调集部队援救黄百韬兵团的情况,说:“邱、李兵团12日就已经奉命出发了,可想不到共军华野调集了好几个纵队进行打援、阻击,致使邱、李兵团推进极其缓慢,每日只能前进一二公里,照这样下去,救援很难成功啊!”

顾祝同毫不迟疑地说:“再难也要救。这是委员长的命令。给邱、李两人下死命令,务必要按期到达预定目的地,否则军法处置。”

收到杜聿明的电报,本就不愿前往的邱清泉和李弥,此刻更是一肚子怨气。收到电报后,邱清泉“啪”的一声把电报拍在桌子上,破口大骂:“妈的!今天来个‘军法处置’,明天来个‘军法处置’,只会拿这个来压人,我们难道不想尽快到达吗?!要不然你们自个来试试,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顾祝同传达完蒋介石的指令,又与杜聿明研究下一步徐州“剿总”的部署和战法,趁郭如桂上厕所的间隙,杜聿明终于逮到了与总长独处的机会,他愤愤地说:“总长,您怎么把‘小鬼’带到我这里来了,我一直怀疑其人有共党嫌疑,反正有他在场讨论的计划部署我是不会执行的。”

顾祝同顿时把脸拉了下来说:“光亭,想不到你也说这些不着边际的话!都啥时候了,你这个副司令还是全力以赴指挥战斗,赶快救黄百韬第七兵团的命吧!”

杜聿明嘟囔道:“越是这个时候越要防备共谍,小心方能行得万年船。”

顾祝同板着脸没有搭话,杜聿明就不敢再唠叨。

杜聿明在“剿总”和顾祝同“运筹帷幄”之时,并没有意识到一场不期而遇的战斗正在悄悄拉开帷幕。当日晚,为切断邱、李兵团的退路,粟裕命令华野几个纵队自徐州东南的房村一带出发,经由潘塘镇向北楔入,打算把邱、李兵团进攻部队也给“包个饺子”。巧合的是,打起仗来不要命,一贯骄横狂躁人称“邱疯子”的邱清泉并不完全是草包一个,也就是在当天下午,他派出七十四军从徐州向东南潜行,意图迂回至双沟一带,然后向北转进,侧击碾庄圩以西的华野部队。16日凌晨,这两支有着近乎同样意图的部队在潘塘东南的周楼意外“邂逅”。伸手不见五指的夜幕中,衔枚疾行的双方几乎同时意识到了对方的存在。一阵枪炮声响过,七十四军才意识到对方绝不是小股袭扰的“土八路”,华野各纵队也发现对手并非是一口就能吃掉的杂牌军,双方激战至天亮,相互才确认对方是大有来头的。就这样,一场事先谁都没有充分准备的遭遇战生生打成了双方主力部队硬碰硬的交锋对垒。一天激战过后,双方都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17日上午,华野研判到此次战斗的原定意图已无继续的必要,于是及时调整部署,主动将部队后撤。

可笑的是,随着华野的主动后撤,一场被国民党军上上下下浓墨重彩渲染而成的“徐东大捷”的好戏却轰轰烈烈地鸣锣开演了。

11月17日,国民党东援部队还在继续攻击,九时,空中侦察发现华野有若干个纵队后撤,刘峙、杜聿明、邱清泉等均判断中共部队全线退却,遂下令全力追击。上午,第三十二师九十五团袁团长打电话给龚师长,汇报重大战果:“报告师座,昨天晚上有一支中共部队大概四五百人没有跑掉,约一个营的兵力,被我们反包围把他们统统给俘虏了。”

龚师长一听,一下从椅子上蹦了起来,抑制不住兴奋地喊道:“好!好!还是你老袁有办法。说准确点,一共俘了多少人,缴了多少枪?”

袁团长兴奋地说:“我们还在清点。缴获的不但有步枪、机枪,还有不少迫击炮呢。”

这是开战以来国民党部队听到的绝无仅有的好消息。龚师长不假思索,立即抓起电话报告了邱清泉,邱清泉听后兴奋异常,立即指示:“让他们好好清点一下,回头通知记者去拍些照片,要大力宣传,以此鼓舞我部全体官兵的士气。”

放下电话,邱清泉一边踱步一边自言自语:“我邱清泉的部队就是能打胜仗,打硬仗!”

于是,邱清泉抓起电话,向刘峙报告:“刘总司令,共军全线撤退了!徐东大捷!徐东大捷了!”然后把情况仔细汇报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