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2/6页)

接到顾祝同的指示,工兵部队迅速行动,很快修好了一个小型飞机场。12月1日副司令官胡琏等人乘飞机从南京飞到了双堆集。胡琏由于之前对十二兵团的人事任命不满,10月底时借口父亲病危干脆请假躲起来了。十二兵团被围后,胡琏坐卧不安,毕竟十八军是他多年苦心经营的资本,相当于自己的命根子,他不能眼看着自己的心血付之东流,便主动跑到南京,以忧心党国存亡的借口请求蒋介石派飞机送他到战场上去。

临走之前,蒋介石语重心长地对胡琏说:“要固守下去,死斗必生,已叫联勤总部尽量空投补给,并正在抽调部队实施救援,你们好好坚持打下去。”

抵达双堆集的胡琏不但带来了委员长的口谕,给如困兽般的十二兵团的官兵们带来了极大的希望。但现实是残酷的,只靠精神鼓励和口头承诺已经不能抵挡饥寒交迫所带来的死亡威胁。

蒋介石和顾祝同兑现了他们的承诺,每天不遗余力地派飞机向十二兵团的阵地空投粮弹等军需物资。但由于飞机为确保安全不敢低空投放,双堆集被围区域又十分狭小,加上大风等气象因素,故每次投放很难准确地投到指定地点,甚至经常会投到解放军的阵地上。此外用飞机运输投放军需物资毕竟数量有限,再加上分配不均,十军和十四军的官兵都认为十八军分到的多,顿生怨气,对兵团总部十分不满。

他们骂骂咧咧:“狗日的,王八蛋!大家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都在为老蒋卖命,为什么老是偏向十八军!”

有人回应:“骂也没用,谁让人家是嫡系部队呢。我们这些都是后娘养的,当然不受待见。”

有些人更气了:“他娘的,惹急了老子直接去抢!”

12月5日这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几架飞机嗡嗡而至,扔下几个降落伞包后盘旋而去,十二兵团的官兵们知道又一轮的投放开始了。几拨儿胆大的好像听到号令,想着先下手为强。在投放场上,兵站工作人员已经准备好要拾取投放的物资。忽然,不知从哪里冒出黑压压一群人,他们跑到空投物资旁,几个人一伙抬起东西就跑,根本不听兵站人员招呼。

场面顿时混乱,兵站的人急了,他们鸣枪示警:“不准抢,快放下!”可是没有人听他们的,老虎狮子决不会把到嘴的肉吐出来,长期忍受歧视的十军、十四军的官兵几近疯狂。

其后的几天,疯抢一直在继续。刚开始是十军、十四军的官兵,到后来十八军、八十五军也都加入到了争抢的队伍,空投场上你争我夺,秩序大乱。

这天,十四军和十八军的人同时抢到了一个大包裹,大家像拔河一样你拉过来我拉过去,互不相让。

十四军的人喊:“我们先抢到的,你们撒手。”

十八军的人也不示弱:“该你们松手,我们先看到的。”

“包裹从天上飘下来,你们看到了,难道我们就没有看到?你们他妈的太霸道了!”十四军的人气愤地骂道。

“老子就是不讲理,再不松手老子就开枪了!”十八军历来不把十四军放在眼里。

十四军的人不信这一套,仍然死拽着不松手。

“叭!叭!叭!”枪响了,十四军几个拽着包裹的士兵应声倒地……

黄维日子不好过,杜聿明的日子也不好过。

12月2日下午,撤离徐州的部队到达孟集附近,因连续昼夜行军,人人疲惫不堪。各部队搅和在一起,建制完全被打乱,局面达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杜聿明目睹部队陷入到一片混乱之中,再加上负责侦察的空军报告,说有共军部队经濉溪口南北地区向永城方向进军,深恐夜间行军与解放军大部队遭遇,于是命令部队当晚在孟集、李石林、袁圩、洪河集附近宿营休息一晚,对部队进行整顿,待3日白天再向永城前进,这些纷乱危急的军情让杜聿明如坐针毡,焦虑万分。

下午三点多钟的时候,二兵团司令官邱清泉坐下来刚要休息一会,忽然收到无线电紧急报告:“我是郭吉谦,现在在襄山庙地区,遭到共军的追击,三面遭遇攻击,战斗非常激烈。”

郭吉谦是二兵团五军四十五师师长,这次在后面作为掩护部队,负责阻击解放军围追,掩护主力部队撤退。此人多年跟随邱清泉在苏北、鲁西和豫东一带一起出生入死,彼此情同手足,宛如兄弟。

邱清泉一听,心急如焚,深恐郭吉谦部被歼,顾不上与其他人商量,马上拿起电话:“喂,七十军吗,我是邱清泉,郭吉谦师遭到共军猛烈攻击,你们立即让一三九师派一个团火速过去增援。”

到了晚上,杜聿明决定到位于李石林、袁圩的邱、李两兵团的司令部去视察。白天部队行动迟缓,拒不执行上级命令的现象屡屡出现,杜聿明早窝了一肚子火。在十三兵团驻地,杜聿明一见到李弥就开始责问:“你为什么昨晚不到指定位置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