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白袍银枪(第2/3页)

裴琰笑得极为开心,转头看见长风卫们兴奋的表情,微微点了点头。童敏抢身而出:“我去!”轻喝声中,骏马奔下谷口,直奔军营。

望着童敏的战马奔入军营,裴琰朗声道:“小子们,准备好了!”

长风卫们大感雀跃,轰然欢呼,策马向前,排在谷口。

此时,夕阳西下,落霞满天。喝马声自军营辕门处响起,一骑白马飞驰而来,马上一员白袍将军,身形俊秀,马鞍边一杆丈二银枪,枪尖在夕阳下闪闪发光,伴着马蹄声在草地上划出一道银光,转瞬便到了山坡下。

江慈站于崔亮身侧,看得清楚,只见马上青年将军,着银甲白袍,盔帽下面容俊秀,英气勃发,神采奕奕。他在谷口处勒住战马,望着斜坡上方的裴琰等人,脸上绽出阳光般灿烂的笑容。

长风卫们齐声欢呼,策马下坡,马蹄声中,那白袍将军放声大笑,执起鞍边银枪,转动如风,两腿力夹马肚,冲上斜坡。满天枪影将长风卫们手中的兵刃一一拨开,借着与最后一人相击之力,他从马鞍上跃起,身形遮了一下落日余晖,落地时已到了裴琰身前数步处。

他笑着踏前两步,便欲单膝跪下,裴琰纵跃上前,将他一把抱住,二人同时爽朗大笑。长风卫们围了过来,俱是满面欣喜激动之色。

裴琰握住白袍将军双肩细看了他几眼,笑道:“怎么这北边的水土还养人些,剑瑜要是入了京城,可把满城的世家公子比下去了!”

长风卫们轰然而笑,裴琰又在白袍将军胸前轻捶了一下,转过身笑道:“子明,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咱们长风骑赫赫有名的宁剑瑜宁将军!”

崔亮含笑上前:“平州崔亮,见过宁将军。”

宁剑瑜抱拳还礼:“素闻崔解元大名,在下南安府宁剑瑜。”同时细细打量了崔亮几眼。

二人客套间,几名长风卫在旁嘻哈接道:“在下南安府宁剑瑜,小字西林,年方二十,尚未婚配―――”

宁剑瑜剑眉一挑,捏拳如风,倏然转身,长风卫们笑着跳开,坡上坡下一片笑闹之声。

裴琰笑骂道:“都没点规矩了!剑瑜过来,快见过卫大人。”

宁剑瑜松开一名长风卫的右臂,神情肃然,大步过来。裴琰拉住他的手走至松树下的卫昭身前:“这位是卫昭卫大人,三郎,这位就是宁剑瑜宁将军。”

卫昭面上带着浅笑,微微颔首。宁剑瑜目光与他相触,正容道:“长风骑三品武将宁剑瑜,见过监军大人。”

卫昭淡淡道:“宁将军多礼了。”又转向裴琰道:“少君,咱们得等入夜后,再进军营为好。”

“那是自然。”裴琰笑道:“我与剑瑜年多未见,实是想念,倒让三郎见笑了。”他又转向宁剑瑜:“可都安排好了?”

宁剑瑜左手银枪顿地,右手行军礼道:“是,一切均按侯爷吩咐,安排妥当。”

夜风拂来,旌旗猎猎作响,暗色营帐连绵布于“牛鼻山”关塞西侧。宁剑瑜早有安排,众人趁夜入了军营,直入中军大帐。

待裴琰等人坐定,隐约听到关塞方向传来杀声,宁剑瑜俊眉一蹙:“这个薄云山,最近不知怎么回事,总喜欢在夜间发动进攻。”

“剑瑜详细说说。”裴琰面容沉肃,崔亮会意,取出背后布囊中的地形图,在长案上展开。

宁剑瑜低头细看,“呀”了一声,神情渐转兴奋,抬头道:“侯爷,有了这图,这仗可好打多了!”

他手指在图上小镜河至牛鼻山沿线移动:“薄军原有十万人马,攻下郑郡等地后,又强征了约四万兵员,除两万留守陇州,两万在郑郡等地布防外,其余十万全南下到小镜河沿线。在小镜河受阻,他便将主要兵力往娄山调集,算上这段时日来的伤亡,他在牛鼻山东侧应该有约七万兵力。”

裴琰问道:“薄军有没有从郑郡一带的娄山山脉往西突破的迹象?”

“没有,我派了许多探子,由南至北分散在娄山山脉沿线,暂未见薄军有此行动,也未见桓军想从那里突破至陇州平原的迹象,估计,这两方虽未联手,但也心照不宣,各自以娄山山脉为界,相安无事。”

崔亮道:“现在薄军和桓军都是看谁先拿下河西府,薄军要突破牛鼻山,取寒州、晶州再西攻河西府,桓军则得突破雁鸣山,方能南攻河西府。他们暂时还不会在娄山起冲突,这点双方应该是很清楚的。”

宁剑瑜点头道:“是,薄军现在主力都在这牛鼻山的东侧。这里初五开始下的暴雨,连着下了数日,小镜河水位涨得快,我在下暴雨前便将高成残部三万人马派到了小镜河南线,让黎徵统领。他是水师出身,又有夏汛,守住小镜河不成问题。我将咱们长风骑原来守在小镜河的人马全回调到了这里。现下,这里基本上全是长风骑的人马,除去伤亡,还有五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