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超级土铳(第3/4页)

看着这堆怎么看怎么像是胡拼乱凑的破铜烂铁,别说是刘青和那几个警察,就连对杜兵已经崇拜到有些盲目的王少秋也心里直打鼓:这……这玩意儿也能叫狙么?

“我说,兵哥,你这枪怎么造得跟火铳似的,击锤居然开在上面,子弹的火帽不是在尾部吗?还有,你这枪膛用的居然是螺旋锁闭?为什么不做成98K那样的旋转后拉枪机?这样上弹也太麻烦了吧?”

打量着这支独一无二的枪,王少秋不无疑惑地问道。

杜兵淡淡说道:“你说的没错,严格地说,这其实就是一支火铳!它使用的是最古老的弹头加火药装填方式,所以使用顶部击锤和螺旋枪膛才是最好的选择。”

听到这样的解释,王少秋目瞪口呆,而早就心存怀疑的刘青更是火冒三丈,指着杜兵的鼻子骂道:“你到底在搞什么鬼?所有人都等着你救命,你放着好好的枪不用,居然就造出这么个破土铳?几百条人命啊!你他妈的想造枪什么时候不能造,非赶在这时候,要是……”

“要是你再这么闹下去,耽误了时间,一切后果由你负责!”

杜兵冷冷的一句话就打断了他的咆哮。看着他那副涨得满脸通红想杀人却又憋着不敢出声的表情,王少秋却是幸灾乐祸地笑个不停……这小子对警察的怨念也忒深了,都有些是非不分。

陈老看不过眼,出言劝解道:“这位警察同志,我看你是误会了,把枪造成这样其实也是逼不得已。它使用的弹头都是特制的,时间太紧,根本不可能制造合适的弹壳。火药装填的方式是土了些,不过也就是装弹速度会受一些影响,其他倒是没什么问题。”

刘青稍稍冷静了些,听到陈老的话,不禁半信半疑:“你是说:这枪……真的能行?”

陈老肯定地点头:“凭我几十年的经验,我敢说——只要不出意外,这支枪在精度和射程上绝对能达到,甚至是超过国内任何一款步枪……就算你信不过我,你也想想,枪造好后到时用的人可是他,要是没有把握,你觉得他会拿自己的命开玩笑?”

面对技术权威人士的肯定,刘青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判断是否太主观了……话说回来,他的任务其实只是配合杜兵的工作而不是监管,所以不管杜兵做什么,他也是无权过问的。

算了,不管怎么样,只要时间一到就把人带回去,至于这枪,就由他去瞎搞吧……就像这位老师傅说的,要真造出一支垃圾来,相信他自己也不敢带着上战场。刘青暗自打定了主意,决定对于造枪的事再不多说一个字,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行。

枪是造好了,可最难的工作却才刚刚开始。

一支直径六毫米,长度只有五寸的金属箭,看起来并不复杂,可要保证每一支射出去的轨迹即使在千米之外也保持一致,那么它的精度就必须达到近乎变态的程度。

根据杜兵的计算,箭的尺寸公差必须控制在一丝以下,而重量的误差也绝不能超过一毫克。否则,射击的精度就会直线下降,误差每增加一丝或是一毫克,千米外的弹着点散布就会扩大一百毫米以上……这还只是理论数据,实际的情况可能更糟。

一丝是多少?

百分之一毫米!

通常,就算是进口的高精密机床的精度误差也很难控制在两丝以下,杜兵手头上的这些设备,误差更是达到了三丝。要达到他的要求,唯一的办法就是先将零件加工到比标准尺寸稍大一些的程度,然后完全凭个人的手工与经验进行修整。也多亏了有陈老这位顶级的钳工大师在这里坐镇,否则,光凭杜兵自己,他还真没有把握敢进行这样的挑战,至少在时间上就肯定来不及。

金属箭的制造,难就难在箭尾。为了增加精度,三棱箭尾的角度与箭杆并不是平行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夹角。箭形弹在飞行过程中同样会以轴线旋转以增强稳定,同时,比枪管螺距稍小的箭尾夹角还会在旋转的过程中增加推力,原理就如同螺旋桨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片箭尾的角度只要稍有偏差,都会破坏子弹飞行的平衡,对精度造成致命的影响。如何保证每一片箭尾的角度都完全一致,这就成了最令人头疼的问题。

陈老想出的办法是:制造一个类似于弓箭粘羽器一样的模具,将箭杆与三块刀片一样的尾翼固定,然后使用焊结中最难控制的“阴焊法”将其焊接。

办法好是好,可就是太费时间,光是为了制造这个模具,就花去了两人整整一个小时的工时,比造枪的时间还长了一倍。

这还没算完!

要知道,弹头可是由金属箭和弹托共同组成的,金属箭固然至关重要,弹托的作用也不可小视,两者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