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意孤行(第4/9页)

“那是什么?”国防部长问道。

“加强石油恢复系统,部长同志。如果这些还是新开采的油井,从底下受压而溢出的石油气,会使大火延烧好几个星期。就你所知的,这些是已经被抽取了大量石油的油井,我们为了加强生产,一直在用压力泵打水输入井内,这样可以有效地迫使更多原油涌出,但可能也会破坏承油地层,这是我们的地质学家现在正在评估的重点。因为有这样的设备,当电力切断时,从地下压出石油的力量就消失了,而在油田的大火开始迅速地烧尽燃料。在我飞来莫斯科时,大部分大火已经无油可烧。”

“这么说,即使从现在起三年之后,石油的生产可能仍无法完全恢复?”内政部长问道。

“使得,部长同志。我们没有科学根据可以用来估计总产量。这里的情况以前从未发生过,即使在西方世界也没有过。我们将在下两个月试钻油井,这样可以给我们一些指标。我留在现场的工程师已经开始安排了,他们会利用现有的装备,尽快开始工作。”

“很好。”总书记点头道:“下一个问题是要多久我国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开始运作?”

沙吉托夫看着他的笔记说:“同志,不可否认的,这场灾难对我们经济的影响之大几乎无法预计。冬季已经使我们的重油贮存量比平常更低。而某些能源消耗量必须保持不变。举例来说,去年的发电用掉了我们百分之三十八的石油产量,远超过原先的估计,这是因为煤与天然气的产量叫人失望,而煤与天然气是我们期望减少石油需求量的寄望所在。煤炭工业由于现代化政策的失败而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来恢复。且由于环境条件,天然气的钻取作业也被迫慢下来。因为技术的关系,想在极酷寒的天气下操作此种装备是十分困难的——”

“那么就叫那些懒惰的钻井工人再努力一点!”莫斯科党部主席建议道。

“不是工人,同志,”沙吉托夫叹息着说:“是机器,低温对及其的影响远甚于对人的影响,酷寒使得工具和装配极易破裂,而天候条件使得零件的补给变得更加困难。马列主义可是无法测出气候。”

“遮蔽整个钻井左右会有多困难?”国防部长问。

“困难?”沙吉托夫十分惊诧,“不,部长同志,不是困难,是根本不可能。我们怎么可能遮蔽好几百个钻井机,尤其是每一个机器都有二十到四十公尺高;遮蔽皮列特斯克飞弹发射台还更容易些。”沙吉托夫第一次注意到国防部长和总书记之间交换的一个眼色。

“那么,我们必须减少电力工业的石油消耗量。”总书记宣布。

“同志,请允许我提供你一些有关我们石油产品消耗量的大略数字。请你了解这是从我记忆中分析出的资料,因为这个时候,年度的部门报告还在准备中。”

“去年我们生产了五亿八千九百万吨原油,比预先计划的少了三千两百万吨。而且实际总产量还是因为使用了我提出人为方法才达成的。大约有一般的产量被半精炼成重燃油,用在发电厂、工厂锅炉及类似的地方。大部分的这些油都无法被用在其他地方,因为我们只有三座——抱歉,现在只有两座——炼油厂配备有精密的触媒炼解室能将重油转变为轻油。”

“石油以许多方式提供给我们的经济使用。如我们已知道的,百分之三十八用在发电厂上,很幸运的,大部分是重油;而轻油,也就是柴油、汽油以及煤油,则用在农产品、食品工业、大宗货品及日用品的运输、公众消费、旅客运输业、以及军事上,光是这些,就已经消化掉我们去年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换句话说,同志,由于我们在下瓦尔托夫斯克的损失,使得我刚才提到的下游使用者的石油需求量超过了我们所能生产的,没有留下任何部分可供冶金工业、重机械业、化学业及建筑业使用,更别说我们惯常输出到东欧的社会主义兄弟之邦及全世界各国的了。”

“为了回答您有关电力问题,总书记同志,我们或许可以适度地减少发电厂的轻油用量,但是即使是眼前,我们的电力产量也已经是严重地短缺,而产生偶尔灯火管制或完全断电的结果。更进一步地减少发电量会对已经困难重重的国家经济造成更不利的影响,像是工厂的生产与铁路运输。您应该还记得,三年以前,我们试验性地改变发电瓦数以节省燃料,结果损坏了所有东涅特工业区的电动马达。”

“那么煤和天然气呢?”

“总书记同志,煤产量已经比预先计划的少了百分之十六,并且情况还在继续恶化,这使得许多燃煤锅炉和发电厂改用石油燃料,并且要将此种设备改回到使用煤作燃料要花许多成本,也颇费时。改用天然气是比较吸引人、比较便宜的选择,我们已经在极力推行。天然气的生产量也比原先计划的低,但是在进步中,我们可望于今年后超过预定产量。在这里我们也要考虑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的大部分天然气是输往西欧国家的,这样我们可以从而获得西方货币,用以购买外国石油,当然还有外国谷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