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变化(第3/8页)

在前方机舱内,克拉克则检查酒柜。看到里面的酒所剩无几,他觉得飞机上有一半的人到墨西哥的时候,都已经带有宿醉。这架飞机上肯定有一些相当会喝酒的人。他也很高兴总部技术处的猜测没错,日航的确喜欢在飞机上使用这种晶牌的威斯忌酒。他最后进入驾驶舱后的休闲室里,休闲室里的摆设跟他在来此之前花了数个小时的电脑实物大模型一模一样。在他完成清理的工作之后,他敢确定完成这项任务将是轻而易举的事。他帮查维斯将垃圾袋带出飞机外,及时赶上晚餐。在走回车子的半路上,他将一张纸条传递给一名墨西哥站的中情局人员。

“该死!”雷恩咒骂道。“这封电文是透过国务院的系统传来的吗?”

“是的,长官。凯伯特局长下令使用传真的线路。他想节省腾写的时间。”

“东京站站长没有跟他解释有关于国际换日线及时区吗?”

“恐怕没有。”

在这名日本组的人员面前再怎么骂也没有用。雷恩再次看过整篇电文的内容。“那么,你对这篇电文有何看法呢?”

‘“我认为日本首相正步入我们的陷阱之中。”

“这不是太可惜了吗?”雷恩说道。“派个信差把这封电文送到白宫去。总统将会希望马上看到这篇电文。”

“是的。”此人离开后,雷恩接着拨电话给外勤处。“克拉克现在的情形怎样?”雷恩直接了当地问道。

“他说,情形不错。他正准备安装窃听器。所有的追踪飞机现正在待命中。据我们目前所知,日本首相的行程并未改变”

“谢了。”

“你要这儿待命多久?”

雷恩看看窗外,已经开始下雪了。“也许整个晚上吧。”

这场暴风雪愈演愈烈。在中西部产生向东前进的这场暴风雪,结合了从东岸往上吹的一个低气压。在华盛顿地区真正大的暴风雪总是从南方吹上来的,而气象局预测将有六到八寸厚的积雪。而几天前他们本预测雪只会下个二到四寸。雷恩现在就可以下班了,不过第二天一早还得冒着大风雪来上班,不然另一个选择就是睡在总局里。不幸的是,现在看起来后者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的运气不错。美国驻东京大使馆透过秘码传真系统,将这份文件传给华盛顿时被我们拦截。”他递出手上的文件。

这张文件是由传真机感热纸所印出来的,上面的文字大多数是毫无次序的,甚至还有很多由传送杂讯所造成的模糊点,但上面有大概百分之二十是令人可以理解的英文,其中还包括了整整两句话及一整段文字。

“那又怎样呢?”葛洛佛科再度问道。

“当我把这篇电文送到我们日本组进行评估时,他们给我这篇资料。”他又递出另一份文件给葛洛佛科。“我已经在这一段上面做记号。”

葛洛佛科接着阅读这份文件俄文的段落,然后对照这篇英文。

“这简直就是将我们的文件翻译过来。我们的文件是如何送回祖国的呢?”

“由大使馆的信差。由于我们东京站的两个电码机都在修理中,所以不是透过电讯传送,而分站认为这份情报并不足以耗那么大的工夫去等待。结果他们把它丢到大使馆的邮包里。尽管美国人不可能从我们的电码中知道这份情报,但他们还是弄到手了。”

“是谁负责这份情报的?莱亚林?是的,”葛洛佛科几乎是自言自语地说道。接下来打电话给第一处的资深值更官。“上校,我是葛洛佛科。我有一道特急令要给东京站,令莱亚林立刻向莫斯科当局报告。”

“发生什么问题吗?”

“问题是我们组织里又有泄密的现象。”

“莱亚林是一个相当能干的人员。我很清楚他所送回来的那些情报。”

“美国人也是一样。立刻发出这道命令。然后我要我们从蓟花那儿得来的所有情报马上送到我的桌上来。”葛洛佛科挂上电话,然后看着站在他办分桌前的那名少校,说道:“那名想出这一切的数学家——感谢老天,我真希望我们在五年前就能吸收像这样的人才!”

”他花了十年发展出这套关于有次序的混沌理论。如果这套理论公开于世的话,他将可以赢得普兰克奖(译注:这个奖项在世界数学界里,相当于诺贝尔奖的地位,后者并无数学奖。)他承绩了美国哈佛大学的曼德柏以及英国剑桥大学的麦凯席的研究工作。而且一”

“我明白你的意思,少校。你上次试着跟我解释这类神奇的理论,而只使得我更头痛而已。目前的工作进展如何?’’我们每天都有所收获。现在我们唯一无法破解的通讯系统是中情局刚引进的那套系统。它的设计原理似乎运用了另一套新理论。我们正在这上面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