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3/9页)

熙洽:“您是说日本人干的,不会吧?”

冯占海也被叫到张作相办公室:“不是他们还能有谁?”

熙洽:“他们为啥这么做呢,这总得有个原因吧?”

张作相敲打着桌子:“唯恐天下不乱,他们这种事在东北做得还少吗?”

冯占海:“我已问过马团长的护兵了,他追赶那个杀手,追到‘樱花馆’附近,那人扔下洋车就不见了,那种洋车我看了,咱们当地人,很少骑,倒是有不少日本浪人……”

熙洽:“占海啊,你想想,要是日本人干的,他会骑那种车子?那不是不打自招吗!”

冯占海:“兴许日本人就想用这洋车,暗示啥呢?”

张作相:“警察厅全市搜查,也没有个结果,这些废物,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占海,你马上带人,把那个‘樱花馆,’彻底搜一搜,还有,其他日本会馆,也派人给我盯住,这帮日本人,再不治他们,就要反天了。”

冯占海响亮应声,转身欲走,被熙洽叫住了。冯占海看着张作相,熙洽示意冯占海先出去,在外等候命令。冯占海怏怏不快地出去了。

熙洽轻声地:“副司令,我们没有证据,这么做怕是不妥吧?”

张作相:“咋个不妥?”

熙洽:“副司令,您是大风大浪过来的人,大帅被炸的事,那可是惊天动地,要不是你稳坐大帐,说不定会出啥大事儿呢,咱眼前这点小事儿,跟那件事儿比,算个啥呀!说心里话,我估摸着,这两件事也是日本人干的,可他们的意图是啥呢?这应该需要我们做出判断的。”

张作相也是气极了,若单纯马明金被刺杀,他知道其中原委,还不至于这么动怒,可是水务厂,那可是关系到民生啊,日本人这么做,也太狠毒了。

熙洽继续说:“日本人很可能就是想激怒我们,制造出外交事端,那样他们就有借口,向我们吉林省增加兵力,若是如此,我们以后就更不得安宁了。”

张作相觉得熙洽的话有道理,现在关东军大部分驻在辽宁一带,吉林省“满铁”沿线,只有少量的守备队,不足为虑。可是针对这两件事,若没有反应,日本人会不会得寸进尺呢?

熙洽看透张作相的心思,建议说,外紧内松,虽不兴师动众,但多派些便衣,常在日本会馆周围盯守着,有意让日本人觉察,这样即能起到威慑作用,又可以维护治安为名,让日本人说不出什么。另外,他还说,现在已是民国时代了,若不慎弄出外交事件,南京政府的大员,怪罪下来,得不偿失啊!

张作相:“那就这么忍着?”

熙洽:“小不忍则乱大谋啊,我说句不中听的话,咱们东北不是以前的东北了,大权都在老蒋手里,咱们别当那个替罪羊。”

张作相虽不十分赞同,觉得熙洽说的有几分道理,想到少帅,他这个做老叔的,也不想给少帅惹来什么麻烦,听熙洽这么说,他也算找个台阶:

“老熙呀,日本那几年,你是没白待呀,行,按你说的办!”

熙洽:“那我就照这个想法布置了。”

张作相早就听说熙洽与日本政界、军界的人有来往,想到熙洽曾在日本留过学,他也没太在意,今天说到日本人的事儿,他想了又想,还是婉转地给熙洽提个醒:

“还有,你也注意点,别跟日本人搅和得太深了……”

熙洽:“副司令,你不会怀疑我与日本人之间,有啥见不得人的事吧?”

张作相:“哎,你这个老熙呀,我就是这么一说,你咋还往心里去了?我要是信不过你,能让你做我的参谋长?我不在吉林,这一大摊子,可都是你照应着啊!”

熙洽:“是,我也是开个玩笑,我知道副司令很器重我……”

一个副官进来报告说,医院来电话,霍医生已将马明金胸部两颗子弹取出,马明金基本脱离危险。张作相长舒一口气,副官又说,冯团长在旁边屋内等候命令,熙洽说,告诉冯团长,命令取消。副官出去。

张作相:“我和马家大院老掌柜,处得不错,这马明金真要是救不过来,我咋跟马老爷子说呀!”

熙洽不咸不淡地说:“军人不惜死,救不过来,也没办法,副司令,你说日本人为啥暗杀马明金呢,论军阶,他不过是个团长。”

张作相抹了把脸:“是啊,我也正琢磨这事儿……”

熙洽试探着:“不会是为了开拓团的事儿吧?”

张作相看了熙洽一眼,笑了笑:“你知道啊?”

熙洽苦笑着:“我是你的参谋长,你不该瞒我……咱们吉林市附近,有没有这么大胡子绺子,我还不清楚?”

张作相:“你看你,又多心了,这……这也不是明说的事儿,过后,我连问都没问,再说了,传出去,好说不好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