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出塞(12)(第2/3页)

“好嘞!”伙计们齐声答应着,驱动马车和牲口,继续前进。在日出之前下了山,紧跟着又翻了另外一座光秃秃的石头砬子,抢在头顶上的太阳重新热起来之前,找了个背阴处安营扎寨。

这支队伍当中,除了吴云起年龄稍大之外,其余“伙计”都在二十岁上下。比张松龄大不了多少,因此一路上总能找到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张松龄本来也是个随和性格,心里头又念着对方昨夜的救命之恩,故而也不刻意跟对方保持什么距离,嘻嘻哈哈地聊着说着,无论真话假话,总之能做到有问必答。

不知不觉间,众人就熟络了起来。特别是在捧着铜碗,喝了一轮子从同一个马皮口袋里头道倒出来的白酒之后,眼花耳热,意气素霓而生!

“如果他们不是八路就好了!”咀嚼着“吴氏商队”摆出来佐酒的肉干,张松龄不无遗憾地想。眼前这伙人豪爽,大气,热情,言谈举止都非常对他的胃口。如果杀了秦德刚之后,还打听不到二十六路军的具体位置,跟吴云起等人结伴儿杀鬼子,也未尝不是一件快意的事情。只可惜老二十六与土八路有旧怨在先,他如果因为觉得跟吴云起等人投缘,便加入了对方。日后见到了石良材他们,恐怕彼此之间都会觉得非常尴尬。

但是这伙人又跟他见到过的另外一支八路军大不相同。在龙泉寨的最后一个多月时间,他可没少跟娘子关游击队打交道。那些游击队员们个个都像苦行僧,生活简朴,纪律严明,连身像样的衣服都舍不得买,更甭提象“吴氏商队”这样一碗接一碗地喝烈酒!

“莫非我想错了,他们不是八路军?可不是八路军的话,还有谁的部队肯跑到多伦去?”不知道是出于某种心理暗示,还是出于直觉,越看,张松龄越觉得这些人的作为不像八路。从开始休息到现在,至少已经三口袋烈酒被这些人喝进去了。平均每人至少喝了四碗酒,总份量都在半斤以上!

我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能喝了?很快,张松龄的脑海,就被另外一个问题所占满。平均每人四碗,由于是客人的关系,他比在座任何伙计喝得都要多!今天半斤烈酒已经下肚,居然还没有喝醉的感觉!而跟孟小雨分别前的那个晚上,他却连二两药酒都没喝完!

朦胧的醉眼里,他又看到孟小雨信手解去束发红绳,让头发象瀑布一样落在了赤裸的肩膀上。那样的美丽,那样的毅然决然。但接下来的画面,却是一片殷红。除了蜡烛的红颜色外,他还是什么都想不起来!想不起来自己当晚到底做了些什么,或者什么事情没有去做!

直到出了山区,张松龄还是没将一肚子的新老问题弄清楚。而岔路口就在眼前了,他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挥霍。牵着驮上杂货的青花骡子,跨上刚刚用狼皮换回来的大黑马,他挥手跟新结识没多久的众位朋友们告别。吴云起则带着麾下的伙计们目送他远去,直到马蹄声消失,才摇摇头,笑着说道:“这小子,有点儿意思!明知咱们不是商贩,居然能忍住一句多余的话都不问!”

“咱们不也没拆穿他是军统特务么?!彼此心照不宣罢了!”一名小伙计打扮的人,不服顶头上司长他人志气,笑呵呵地反驳。

“元芳,你怎么看?”吴云起笑了笑,将头转向另外一名姓刘的伙计。

刘元芳年龄比较大,在队伍中的资历和威望都相当高。听到吴云起发问,想了想,笑着摇头,“恐怕他不是军统!军统那边,最近一直都忙着做大事,吸引人的注意力。不会把这么有本事的一个人,派到黑石寨那穷乡僻壤去!况且即便他是军统,也没什么!算起来,咱们这回能平安出塞,还亏了军统那帮人敲掉了关卡上的鬼子和伪军呢!”

“那倒是!”大伙点头表示赞同,“他是不是军统没关系,只要他把心思放在打小鬼子上就想,而不是光想着找咱们麻烦!”

“是这么个理儿!不过,没听说鬼子在黑石寨那边,最近会有什么大人物要来啊!他千里迢迢地,跑黑石寨去干什么?!”

“反正不会是去做生意!至于具体干什么,估计等咱们回去之后用不了几天,就能听说了!”

“嗯,恐怕黑石寨那边,最近不会太安宁了!”吴云起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托着下巴,望着张松龄消失的方向,低声总结。

半个月之后,张松龄身影出现在了黑石寨的一家小饭馆中。风尘仆仆,满脸疲惫。

饭馆的小伙计兼大掌柜余老四正在为当天的生意犯愁,看到有陌生客人登门,赶紧丢下账本,笑呵呵地迎了上去,“哎呦,这不是,这不是口里来的老客么?您赶紧上座,我给您沏茶!”

“茶就不用了!”张松龄轻轻挥了挥手,“给我打盆水,拿个干净毛巾。另外,有什么拿手的菜,给我随便上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