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碰撞(3)(第2/3页)

“您能列席,肯定会让这次那达慕变得非同一般!”巴雅尔笑了笑,痛快地发出邀请,“几位请跟我来,马车就放在这儿,我转头都派人过来卸车。有一些右旗的特产,还得麻烦阎队长顺路捎回城里去,让保安队的弟兄们也分享一点儿我家郡主的喜气儿!”

“好说,好说!”听闻还有好回礼赠送,阎福泉高兴得心花怒放。翻身上马,毫不客气地跟在了巴雅尔身后。

“这边,这边。”巴雅尔主动拉起阎福泉的马缰绳,一边走,一边冲着几个蒙古汉子发号施令,“斯日古愣,你找几个人把阎队长的马车给卸了。再装一车干货上去,要挑第一等的,阎队长是贵客!”

沿着王府的围墙绕了半个圈子,他将阎福泉等人带到了一支即将出发的队伍前。“本来该小老儿我亲自带您过去,但今天的客人实在太多,孩子们没经历过这种大场面,怕是照顾不过来。所以就只能让阿拉坦带您去了,他是我的远房侄子,做事最是用心。失礼之处,还请阎队长多多包涵!”

“好说,好说!客随主便!客随主便!”阎福泉信口回应,回头看了看排在王府门口长长的送礼人群,又看似漫不经心地问道,“他们一会儿也都去么?我是说门口排队的那些人!”

“都是旗下的牧民,还有几个汉人垦荒村的村长。”巴雅尔笑呵呵地解释,“我们家郡主心肠好,这几年结了不少善缘。听说她过生日,很多不是本旗的牧民也来了。按照我们蒙古人的规矩,既然来了,就是郡主的客人。虽然坐不得主席台,在旁边看看热闹,顺便喝几碗马奶酒,却是举双手欢迎的!不过您尽可以放心,来的都是知根知底儿的好人家。那些可能惹麻烦的,我们连眼儿都不会让他扒!”(注2)

“噢!”阎福泉也知道蒙古人向来有好客之名,微笑着点头。

巴雅尔又叫过自家侄儿阿拉坦,叮嘱他一定要招呼好贵客。然后笑着把手中缰绳递给了后者,笑着跟贵客们告别。

阿拉坦自幼就被巴雅尔接到身边当继承人培养,待人接物非常老到。接过马缰绳之后,几句恭维话,便令阎福泉等人有了宾至如归的感觉。与其他几名蒙古族贵宾一起,策马且行且聊,不多时,便来到了月牙湖畔,整个黑石县境内风光最秀美之所在。

立刻有几名负责接待客人的幕僚带着数名盛装少女迎出,向阎福泉等人献歌献酒。待把一顿下马酒喝完了,此间主人斯琴也弄清楚了来客的具体身份,少不得要亲自迎上前,将阎福泉等引向最适合看热闹的贵宾席位。

由于来的比较晚了,贵宾席几乎已经被先到的客人坐满。只在中央距离斯琴最近处还留着两三个空位,不知道在等待哪位贵客的光临。阎福泉是黑石寨的保安队长,又兼着藤田老鬼子的私人代表,理所当然被斯琴接到了自己左侧一个距离非常近的席位。许浩达等保安队的小芝麻官儿,则只能坐了稍微靠后的地方,由斯琴的幕僚负责招呼。

白音小王爷和镇国公保力格等蒙古贵族早已到来多时,见到了阎福泉,纷纷起身寒暄,“这不是阎队长么?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斯琴郡主凤诞,阎某岂有不登门道贺之理?!”阎福泉得意洋洋地冲大伙抱拳,“另外,藤田太君也送了一份礼物,让阎某负责带了过来!”

“太客气了,太客气了,藤田先生和阎队长真是太客气了!”保力格和白音等人一边跟阎福泉打着哈哈,一边替他介绍附近的其他宾客。都是些世袭的蒙古贵胄,虽然领地不像乌旗叶特四旗那么广阔,有的甚至只是一个村子大小,但爵位却不低。其中有三个人王爷,五个是国公,还有十几名贝勒、贝子。大体上都住在乌旗叶特四旗附近,祖辈在康熙年间就被赐予了封号,已经传承了两百余年。民国之后的历届中国政府没能力进行调整,众贵族们自然也乐得将爵位继续父子相承下去。(注3)

阎福泉知道要想保证黑石寨附近太平无事,就不能招惹这些世袭的地头蛇。所以很客气地跟众位王爷、贝子们打起了招呼。众蒙古贵胄见他年龄已经超过了四十岁,长得又尖嘴猴腮,相信对自己构不成挑战,所以也非常热情地跟他一一见礼。

如此忙碌了一大圈子下来,阎福泉头上就见了汗。早有细心的侍女端上奶茶,伺候他一边喝,一边看场下的热闹。

正在进行的是一场多人对摔。属于暖场或者表演性质,对抗并不是非常激烈。阎福泉眯缝着眼睛看了一小会儿,没觉得有什么意思,便侧转了头,对白音低声问道:“小王爷什么时候到的?最近旗务忙么?临来之前,太君特别叮嘱过我,让我一定要跟您多多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