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归去(12--13)(第3/4页)

“该死!”彭学文越听越生气,低声骂了一句,然后从口袋里又掏出了几张伪满洲国的票子,亲手递给了面前的小贩,“拿去跟他们分了吧,刚才是我的人鲁莽,吓到你们了!”

“不敢,不敢。老客,老客您,您……”小贩丢了玉米篮子,双手紧紧握着“满洲票”,浑身上下抖个不停。

那几张票子里面值最小的一张也是五圆,足够将小贩们手中的食物全部包下。所有早起做生意的小贩都被彭学文的豪爽吓到了,纷纷摆手推辞,“老客,老客您这是干什么?我们,我们怎么敢受您的赏赐!”

“拿去吧!”张松龄叹了口气,在旁边低声帮腔,“拿去买点儿玉米和高粱,总好过让孩子也跟着大人一道天天吃橡子面儿!”

听他提起孩子,众小贩立刻红了眼睛。又纷纷跪了下去,给好心的老客们磕头。彭学文心里非常难受,摆了摆手,跳上坐骑继续赶路。才走出了三五米远,卖玉米的小贩又大步追了上来,“老客,老客慢走。我有句话想跟您老说!”

“什么事?”彭学文诧异地拉住战马,皱着眉头询问。

“是,是这样的。我们几个受了老客的赏,没什么东西回敬的。这些玉米送给您老路上吃!”小贩们将玉米篮子举过头顶,做献礼状。趁人不注意,向彭学文使了个眼色,以极低的声音提醒,“镇子里昨晚来了一伙鬼子,您老最好绕路走。他们见什么抢什么,根本不干人事儿!”

“这么多玉米,我们怎么吃得完!”彭学文微微一愣,随即扯开嗓子回应。借着与卖玉米小贩互相推让的机会,小声追问:“在哪,多少人?!”

“就住在维持会的高会长家,多少人,我没敢数儿。反正是很多!”卖玉米小贩又吓了一跳,以蚊蚋般的声音快速回应了一句,丢下篮子,撒腿就跑。

知道小贩的勇气已经用到了极限,彭学文也不为己甚。拨转坐骑,带着张松龄等人一道出了镇。正打算兜个圈子绕路,身背后突然传来了一阵马达声响。紧跟着,两辆汽车,各自载着二十余名鬼子兵,晃晃荡荡地驶出了小镇。街道两旁,早起觅食的鸡鸭猫狗被碾得血肉横飞,鬼子们见到了,也不肯稍稍减慢速度,一边大笑着,一边将油门踩到了极限。

注1:大子儿,铜板!

注2:大黄饼,草原上一种用野生大黄做的食品。甜酸味儿,可给小孩儿充当零食。

注3:三七面儿,三成白面,七成玉米面儿,北方人在粮食紧张时期一种做法,可以解决玉米面口感太粗的问题。

注4:七七事变之后,小鬼子的战线推进过快,光凭着本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已经无法保证其军队的补给,便在新占领区大肆搜刮,汉奸们也借机中饱私囊。很多地方,大米和白面都成了只能给鬼子吃的上等物品。中国人敢吃,被抓到后,到轻则处以劳役,重则直接处死。

第七章 归去(13)

即便手里有一个班的弟兄,张松龄绝对不会任由鬼子在自己眼前如此嚣张。然而此刻他只是孤家寡人,所以只有望着远去的汽车两眼干冒火的份儿,根本找不出任何解决办法。

正愤懑间,又听见彭学文低声说道:“后面那辆汽车上也不知道藏着什么重要东西?有几个小鬼子眼睛始终盯着他们的脚底下,连你胯下这匹东洋大马,他们都没人仔细看!”

“什么重要东西,找这里的维持会长问问不就知道了?”不理睬对方言语里的挤兑意味,张松龄皱着眉头提议。今天大伙在路上遇到的鬼子和马贼都在急匆匆朝北方赶,仿佛彼此之间有约在先一般。而据他所知,眼下草原上的马贼们基本上还处于一盘散沙状态,除非鬼子能许下有足够大的好处,否则,很难将这些野性难驯的家伙组织在一起。

“你想去找这里维持会长的麻烦?!”彭学文也正憋着一肚子邪火无处可发,听到张松龄的提议,眼神登时就亮了起来,“镇子里头到底什么情况,咱们可是两眼一抹黑。如果一步小心踩了陷阱,恐怕连平安脱身的机会都没有!”

“你要是怕了,我就自己去,咱们两个就在这里别过!”虽然听出了对方话语里的踊跃之意,张松龄还是大使激将法。

他不激将,彭学文还要找机会去收拾汉奸。闻听此言,立刻勃然大怒,“谁怕了?我打阵地战的经验可能不如你,闯进汉奸家里杀人的经验,恐怕是你的十好几倍!我是说咱们得先弄清楚那个汉奸家里具体情况,然后再从容下手。以免一不小心,反而在阴沟里翻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