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赤子(31)(第3/4页)

“各自进入预先指定位置,端枪瞄准!”张松龄低声吩咐着,率先进入战壕。将掷弹筒贴在战壕内侧,凭着刚才的记忆从战壕内探出半个脑袋,偷偷寻找鬼子重机枪的位置。已经冲到距离战壕一百米之内范围的那些伪军不足为惧,他更重视的小鬼子手中的重机枪。那些东西形成的火力网对游击队的威胁极大。如果伪军们的攻势受阻,率先向游击队进行报复的,肯定是重机枪。相比之下,小鬼子手中的九二野战炮威力虽然巨大,毕竟反应速度要比机枪稍逊了些。并且光凭着照明弹的帮助,鬼子的炮兵也很难保证轰炸的准确性。

“啪!”一颗流弹打过来,在他左脸旁溅起一串尘烟。紧跟着,头顶上又飞过去一颗。伪军们手中的骑枪准确性不怎么样,却远比三八大盖儿灵活。在跑动中不用停下来就能随意开火,并且单手就能完成退弹壳和枪栓复位等一系列动作。

张松龄挥了下手,像赶苍蝇般,将落在头上的土珂拉扫走。然后瞪圆了眼睛继续寻找,根本不在乎伪军们的乱枪攒射。如此昏暗的照明条件下,即便是他自己,想击中一百米左右的目标也得以卧姿或者半跪姿态架着枪瞄上好一阵儿,想在跑动中随便开一枪就将他杀死,纯粹是在赌运气。

的确,伪军们是在眯缝着眼睛瞎蒙。他们甚至战壕边缘那个低矮的凸起部分是人的脑袋,还是自然形成的土包都没看清楚,就胡乱开了枪。当发现连续几轮射击都没产生任何效果之后,便失去了继续向那里开火的兴趣。纷纷把枪口转向另外几个可疑目标,哇哇怪叫着扣动扳机。

“呯!呯!呯!”“呯!呯!呯!”“呯!呯!呯!”更远的位置,也有大批伪军在冲着战壕开枪。他们射出的子弹,更是没有任何准头,大部分都提前打在地面上,擦得地面火花四溅。还有很多飞到了黑漆漆的夜空中,从此再也不知所踪。

“大伙都准备好了没有!”在一片乱枪声中,张松龄侧过头向游击队员们发问。鬼子的机枪阵地他已经看清楚了,一共分为六个火力点。每个火力点处都架着两挺重机枪,周围还有几挺轻机枪做协助配合。

“准备好了!”游击队员们压低了声音回应,唯恐吓到了越来越近的伪军。

“瞄准!”张松龄点点头,低声吩咐。同时迅速将掷弹筒架在战壕边缘,朝着距离最近的一个机枪火力点位置做粗略瞄准,“预备——”

“开火!”他大声断喝,右手用力下扯。掷弹筒的发射索被拉动,“嗖!”地一声,将小鬼子精心打造的四十八瓣手雷射上半空。

“呯!呯!呯!”排枪齐射声完全压住了掷弹筒发射时原本就不算很高的破空声。已经冲到距离第一道战壕五十米处的伪军们措手不及,被打了一排滚地葫芦。侥幸没被子弹打中的,则按照低级军官们先前的吩咐,迅速卧倒,给后面的鬼子机枪腾空瞄准视野。

然而,他们首先听到的,却不是重机枪的咆哮。而是一声沉闷无比的爆炸,“轰隆隆!”身背后的某个位置迅速腾起一团亮光,紧跟着,是一片惊慌失措的鬼哭狼嚎。

“嗖!”趁着小鬼子的机枪手还没做出反应,张松龄又迅速射出了第二枚四十八瓣。然后收起掷弹筒,低着头在战壕里迅速转移,“自由射击,自由射击。打空了枪里子弹迅速后撤。谁也不要恋战!”一边低着头小跑,他一边大声将最新命令传入每个同伴的耳朵。每从一名游击队远身后经过,还不忘了轻轻拍对方后背一下,以免此人杀敌杀得太投入,错过了最佳撤离时间。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鬼子机枪手们在片刻愣神之后,终于做出了应有的反应。轻重机枪同时开火,各类子弹拖着长长的尾巴,全部射向了掷弹筒刚才发射的位置。张松龄先前藏身的地方,迅速被子弹犁出了一道豁口。湿润而又肥沃的地面表层泥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子弹削走,很快,内层的沙砾质土壤就被翻了出来,不断溅起一串串火花。

“后撤,赶紧后撤,谁也不准停留!”趁着小鬼子的机枪手们跟泥土较劲儿的份上,张松龄第三次探出脑袋,迅速向战壕外扫了一眼,然后大声命令。刚才那两枚四十八瓣效果还算不错,其中一枚正落在距离战壕最近的机枪阵地中,将原本支架重机枪的位置炸出了一个大坑。另外一枚,则因为动作太仓促而落偏在距离上一个弹坑大约有二十米的地方,好像炸死了几个鬼子机枪手,也可能恰巧炸到了向前运送弹药的辎重兵,弹坑周围躺着好几具残缺不全的尸体。

已经没时间继续确认战果了,夜幕中已经响起了九二式步兵炮专用炮弹特有的撕破空气声。这种在亚洲战场上几乎无敌的步兵火炮,能够发射三点八公斤的高爆弹药,下落之处,周围十五六米都很难找到一个活物。然而这种步兵炮也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被无数中国士兵用生命为代价发现的缺陷,就是炮弹飞行速度相对缓慢。那些在战场上生存能力超强的老兵们有四成机会根据炮弹撕破空气的声音提前发出预警,带领身边的袍泽迅速远离炮弹可能的落点。